39.第三十九回[第1页/共4页]
哪知杜嬷嬷听了这话,却像是俄然想起了甚么似的,忙道:“快把那粉拿来我瞧瞧?”
采薇感喟道:“是以当年这律法行了不过二三十年,便闹出了很多案子来。有的男人实在过分无耻,靠着老婆的嫁奁度日,反去纳妾,正妻生的儿子被小妾害死,反倒以无子为由将正妻休了,连人家的嫁奁也吞了。我们女子固然荏弱,可也有些烈性女子,被逼得急了,一怒之下,干脆或是下毒或是放火烧屋,闹出很多同归于尽、百口皆死的惨案来。”
杜嬷嬷点头道:“我也正如许想。”
“不准女子们再读经史子集等书,只许其看女四书,连诗词歌赋都不准看。重定七出休妻之律,反不准和离,女子若被休弃则一分嫁奁都不能再拿归去。又拔除了女户,不准女子招赘,若无子不肯过继则绝户,最多拿一半家财给女儿做嫁奁,余者交返国库。且女子嫁奁田产商店等不动产亦为男家共有,其嫁奁花用须告与其夫晓得。乃至若老婆身后无任何亲生后代,娘家亦不得追回,反倒是庶子亦可分得,因说也是其名下之子。”*
郭嬷嬷却不能忍了,“也不知是谁这等的黑了心肠,竟弄出这等下作手腕来关键我们女人,幸亏女人是从不消这些东西的,不然――”
甘橘听了忙道:“那可怎生是好?我们可有甚么体例吗?”
郭嬷嬷既有些心疼银子,又有些不解,“女人做甚么又要白花银子去再买一盒这粉?”
此时屋中之人均是采薇从眉州带来的,只少了一香橙,倒是在内里守着,因着那押岁钱之事,采薇怕隔墙有耳,每回说些要紧话时,总要差个丫头在外头守着方才敢放心说话。
郭嬷嬷便念了句佛,“真是多亏了有如许一道律法,也不知是哪个贤人立下来的,不知救了多少不幸的女孩儿们呢!”
一边的芭蕉听了不干了,“那是你的脸皮子太薄,无福受用这等好粉,怎能怪到这桃花粉上头,我昨儿和你普通也用了这粉,可你瞧我今儿的面色,可有多好,虽只用了一次,我却感觉比平常白了好些呢!”
采薇笑道:“若依你所言,那这两位尚书也是男人,又为何要替我们女子说话呢?这世上总有些见地高远的男人能体恤我们女子之苦。至于先帝爷,便是他不能体恤,可他的亲娘孝德太妃恰好也是个孤女,被她亲叔父把她的嫁奁拿来给了本身的亲生女儿,又顶了她的名嫁给了原定给她的夫婿,反将她送入宫中做了宫女。因这位太妃深知孤女之苦,便力劝先帝准其所奏,重修律法,认定女子之嫁奁全系私产,夫家不得占用,如何分给后代,由女子决定,若没留下遗书字据,则只传给亲生后代,若无亲生后代而亡,娘家可将嫁奁索回。”
采薇也笑道:“也幸亏枇杷这丫头的脸皮儿是个柔滑的,才用了一次就受不住了,倒试出了它的不好来,不然若再多用些日子,纵我逃过一劫,你两个的脸面可就保不住了。”
芭蕉听了愤恚道:“不是说这甚么春胭记是现在京中排行第一的脂粉铺子吗?竟然就卖这类东西出来害人!”
“孤女亦可得其父三分之一财产为嫁奁,其他三分之一上交国库,三分之一为宗族祭田,绝户再无宗亲之孤女则一半产业上交国库,一半充为嫁奁。且官府需将其嫁奁票据记档,若孤女未嫁而亡,则其产业交返国库,若出嫁后无子而亡,亦返国库。自这道律法颁下来以后,这几十年间真不知救了多少女子的性命。”
采薇摇了点头,“我们现在能有甚么体例,那些田产铺子虽在我名下,我未嫁之前却不得打理。所幸一应地契全都收在外祖母手里,他们便是把手伸出来,最多也不过得些每年所挣的利钱罢了。只要他们不生害人之心,左不过被他们多贪些银子去罢了,父亲早就说了,这些田产铺子的收益本就是要给了这府里充做我的花用使费的,是以我们倒也不消心疼。”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