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师徒论武[第2页/共2页]
少林的这一种禅武分离征象,传闻是跟当年达摩祖师所传的两本经籍有关,一本是《洗髓经》,另一本是《易筋经》。前者可改天赋之气,即为养气入道之法门;后者则为化气入劲之法,也就是将体内元气转化为各种肢体劲力的体例。按理来讲,这前者是修道之术,后者为侵占之法,二者兼修,既可保身材无虞,又可达成修行成佛之大业。
太祖故闻其名,洪武二十四年遣使觅之,不得。后居宝鸡之金台观。一日自言当死,留颂而逝,县人共棺殓之。及葬,闻棺内有声,启视则重生。乃游SC,见蜀献王。复入武当,历襄、汉,踪迹益奇特。永乐中,成祖遣给事中胡濙偕内侍朱祥赍玺书香币往访,遍历荒徼,积数年不遇。乃命工部侍郎郭琎、隆平侯张信等,督丁夫三十余万人,大营武当宫观,费以百万计。既成,赐名太和太岳山,设官铸印以守,竟符三丰言。
天下技击同宗,武当张三丰以武入道,破开洞玄秘境,那少林工夫天下闻名,是否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呢?
“感谢徒弟的经验,我会尽力的!”张中医的话让红颜也深受鼓励,他重重地点了下头说道,只是此时他的内心却冒出了另一个设法。
要说祖师张真人以武入道、丹拳兼修,那是世人所共知的,而武当一脉练武之目标,也恰是护己摄生、兼达天道,这张真人身以践之且成绩道法。
听张中医这么一说,红颜对于武道之秘更是了然于胸。他见书中提过,少林达摩祖师原为古印度三王了,名为菩提达摩,受大般若法王点化来中原传道。他的修道思惟应当来自于印度古籍《吠陀经》,而传说中的佛祖释迦牟尼,就是参悟这《吠陀经》而得道成佛的。
“张三丰,辽东懿州人,名全一,一名君宝,三丰其号也。以其不饰面貌,又号张肮脏。颀而伟,龟形鹤背,大耳圆目,须髯如戟。寒暑唯一衲一蓑,所啖,升斗辄尽,或数日一食,或数月不食。尽经目不忘,游处无恒,或云能一日千里。善嬉谐,旁若无人。尝游武当诸岩壑,语人曰:“此山异日必大兴。”时五龙、南岩、紫霄俱毁于兵,三丰与其徒去荆榛,辟瓦砾,创草庐居之,已而舍去。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