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乃粒[第2页/共5页]
一种白[B17J]豆,乃沿篱蔓生者,一名蛾眉豆。
凡麦防患抵稻三分之一。播种今后,雪、霜、晴、潦皆非所计。麦性食水甚少,北土中春再沐雨水一升,则秀华成嘉粒矣。荆、扬以南唯患霉雨。倘成熟之时晴干旬日,则仓禀皆盈,不成胜食。扬州谚云“寸麦不怕尺水”,谓麦初长时,任水没顶无伤;“尺麦只怕寸水”,谓成熟时寸水软根,倒茎沾泥,则麦粒尽烂于空中也。
稻灾
广麦独产陕西,一名青稞,即大麦,随土而变。而皮成青玄色者,秦人专以饲马,饥荒人乃食之。(大麦亦有粘者,河洛用以酿酒。)雀麦细穗,穗中又分十数细子,间亦野生。荞麦实非麦类,然以其为粉疗饥,传名为麦,则麦之罢了。
凡菽种类之多,与稻、黍相称,播种收成之期,四时相承。充饥之功在人日用,盖与饮食相终始。
凡早稻种,秋初保藏,当午晒时骄阳火气在内,入仓廪中封闭太急,则其谷粘带暑气。(勤农之家,偏受此患。)来岁田有粪肥,土脉发热,东南风助暖,则尽发烈焰,大坏苗穗,此一灾也。若种谷晚凉入廪,或冬至数九天收贮雪水、冰水一瓮,(交春即不验。)腐败湿种时,每石以数碗激洒,立解暑气,则任从东南风暖,而此苗清秀非常矣。(祟在种内,反怨鬼神。)
凡麻可粒可油者,惟火麻、胡麻二种。胡麻即脂麻,相传西汉始高傲宛来。古者以麻为五谷之一,若专以火麻当之,义岂有当哉?窈意《诗》、《书》五谷之麻,或其种已灭,或即菽、粟当中别种,而渐讹其名号,皆未可知也。
耕作以后,勤议耨锄。凡耨草用阔面大,麦苗生后,耨不厌勤,(有三过四过者。)余草朝气尽诛锄下,则竟亩精华尽聚嘉实矣。功勤易耨,南与北同也。凡粪麦田,既种今后,粪无可施,为计在先也。陕、洛之间忧虫蚀者,或以砒霜拌种子,南边所用惟炊烬也。(俗名地灰。)南边稻田有种肥田麦者,不粪麦实。当春小麦、大麦青青之时,耕杀田中,蒸罨土性,秋收稻谷必更加也。
一种大豆,有黑、黄两色,下种不出腐败前后。黄者有蒲月黄、六月爆、冬黄三种。蒲月黄收粒少,而冬黄必倍之。黑者克期八月收。淮北长征骡马必食黑豆,筋力乃强。
江南有雀一种,有肉无骨,飞食麦田数盈千万,然不广及,罹害者数十里而止。江北蝗生,则大之岁也。
一种小豆,赤小豆入药有奇功,白小豆(一名饭豆)当冫食助嘉谷。夏至下种,玄月收成,种盛江淮之间。
凡稻分秧以后数日,旧叶萎黄而重生新叶。青叶既长,则耔可施焉。(俗名挞禾。)植杖于手,以足扶泥壅根,并屈宿田水草,使不生也。凡宿田[B072]草之类,遇耔而屈折。而ㄗ、稗与荼、蓼非足力所可除者,则耘以继之。耘者苦在腰手,辨在两眸。非类既去,而嘉谷茂焉。今后泄以防潦,溉以防旱,旬月而“奄观钅至刈”矣。
凡稻种最多。不粘者,禾曰亢,米曰粳。粘者,禾曰余,米曰糯。(南边无粘黍,酒皆糯米所为。)质本粳而晚收带粘(俗名婺源光之类)不成为酒,只可为粥者,又一种性也。凡稻谷形有长芒、短芒、(江南名长芒者曰浏阳早,短芒者曰吉安早。)长粒、尖粒、圆顶、扁圆面不一,此中米色有乌黑、牙黄、大赤、半紫、杂黑不一。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