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风雨飘摇[第1页/共3页]
而北政司的建立,是建立在主管每年向契丹运送贡赋职责根本上的,但近年来却代替了本来户部的责权,不但卖力每年给契丹的贡赋,还主管起天下的财务。
乃至在上半年的战事中,晋军还获得过几次值得称道的胜利。但任谁也没想到,战事持续到八月,杜重威不知发了甚么疯,竟然挟裹着五万禁军投向契丹,全军大哗,一些一心想要光复失地的有志之士,更是在痛骂杜重威的同时,失声痛哭。
但想不到这八万多良莠不齐的军卒竟如此不堪一击,方才接战便溃败。
冯道本来是崇政院正使,但去岁却给石重贵以其年事高,应回家保养天年为由免除。真正的启事,恐怕统统人都清楚,这些年来,不管是哪个政权定都中原,冯道都无耻的带头迎立,凭着迎立之功,紧紧掌控了朝廷的政事。
如许不但处理了当前的各种军需用度,更能从儿天子手中每年再获得大量的贡赋。
无怪乎这些年来,没有一个朝廷能撑多长时候,朝中之人,个个都想着如何爬上高位,却没几个至心想要为国着力,如何支撑?
或许平头百姓还不感觉,一旦烽火伸展到京都,他们大不了拍拍屁股,持续避祸。
石重贵顾忌冯道,这才找个借口,一脚把他从朝廷踢开,并筹办动手清理浩然堂在两院一司中的官员。
他这么问,必定是想探探冯道的口风。这件事,若冯道不支撑,即便晋帝成心提他为枢密使,恐怕他也坐不到阿谁位置上。
崇政院副使除了慕容威以外,另一副使高翔实在也是浩然堂弟子。不过因为高翔受命北上梭巡处所还未返回京都,以是此次密会他没能插手。
说实话,当他在京都传闻杜重威引契丹铁骑直奔京都而来时,已经信赖,外间的传言为真,杜重威是真筹算效仿高祖,成为契丹的孙天子。
“大厦将倾,门生觉得我们还是早作筹办吧。”慕容威感喟一声,无法道。
这罗廉志大才疏,比景延广还不如,现在景延广兵败,他不先思谋如何应对即将到来的危急,却仍想着能获得祖父的支撑,爬上枢密使的高位,令浩宇大少非常不爽。
朝野高低一样群情纷繁,一片惶恐。
洛阳城堕入发急当中,作为文人士子代表的浩然堂内,也压抑着令人堵塞的气味。
“景延广此厮竟然如此不堪,空负垂白叟一番尽力,可爱之极!垂白叟,我们该如何办?”罗廉右拳击打在左掌之上,满脸悔恨之色,实在内心倒是悄悄欢畅。
景延广辩才了得,加上也有真才实学,一向鼓励石重贵对契丹用兵,洗刷高祖之耻。
但碰到这等大事,冯道却又放心不下,亲身把浩然堂现在在大晋担负副相的三人慕容威,罗廉,黄世权召来密议。
“子瞳,你如何看?”冯道手指小扣太师椅,抬眼看向慕容威。
景延广虽是当世大儒,胸有丘壑,何如满是纸上文章,实在对用兵之道,狗屁不通。加上杜重威和李守贞二人,夙来在大晋军中声望甚高,此次背叛相向,大多关隘守将,不战自降。
崇政院院使由左相兼领,主管朝中政事,下设副使两名,分由两名副相兼领,帮助正使。枢密院亦设正使一名,副使二名,主管朝中军务,权力相称于右相和副相。
但那些家大业大的富族豪绅却没多少有魄力,能放弃家业,举族迁徙。但若不逃脱,契丹军凶名昭著,这些契丹人也当真残暴之极,常常攻破一座城池,便要大肆劫掠。
慕容威为崇政院副使,罗廉为枢密院副使,黄世权为北政司副使。三人在大晋朝中都是举足轻重的人物,实际上不管是政事,还是军事,或者财务,他们都有发言权。
无法,浩然堂行事一贯奥妙,就连石重贵本人也很难搞清楚,哪些人是浩然堂弟子,那些人不是浩然堂弟子。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