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梅下赠名[第1页/共3页]
“上师过誉,”梁澄嘴角忍不住上扬,不知是为上师的嘉奖,还是为上师的赐名,“弟子不过守本心罢了。”
竟然提早了……
……
李后一惊,眼里闪太重重考虑,命宫女退下,转头对梁济说:“明日去你哥哥那,为母后给他捎上一些衣物,另有念珠一串,母后不便出宫,你替我好好问问他,可有甚么短的缺的,唉,现在你哥哥这个家是非出了不成,今后只怕很难见到。”
梁澄一惊,昂首便见上师笑容,不过这回他赶紧收敛心神,肃容低头,双手合掌,谢道:“谢上师赠号,弟子很喜好。”
清宁宫内,李后早已备好御膳,她让人将九皇子梁济叫到跟前,叮咛他在父皇面前要好好表示。
大齐崇佛,官方更盛,此番当真天降大雪,不止平常百姓,好些世家大族竟都暗自测度,莫非太子真是佛子转世,特来庇佑大齐百姓。
帝心无常,在这吃人的后宫,最大的依仗毫不是帝王的宠嬖,而是有个强势的娘家,只要如此,才气常保尊荣。
与此同时,皇宫层层宫墙以内,明元帝抵额闭目,端坐在御辇内,彻夜按例他要宿在皇后那儿,此时正从甘露殿里出来。
梁济上前一步,抱住李后的手臂,声音软糯道:“母后莫悲伤,儿臣会把替哥哥一起孝敬您的。”
“这是冷凝香,新制成的,既可熏香,亦能生肌。”
说着李后便用手帕拭了拭眼角不存在的眼泪,“澄儿如何……如此命苦!”
琴声“铮”的一声,戛但是止,梁澄顿时回过神来。
“守本心,这人间能有几人守得住本心,”一念忽而叹道:“录录百姓,多是连本身的心也看不透的,你很好,今后能够常来。”
是以她瞒下梁澄身材的题目,措置了当天统统打仗过的宫女产婆。
一样的一幕,正在东都的每个角落产生,即便是之前对太子所谓佛祖托梦之辞心存三分疑虑的,现在也不免心潮荡漾。
梁澄无法感喟,放动手中的佛经,推开纱窗,向天空望去。这几日西风渐烈,固然白日仍旧冬阳融融,到了夜间,月色却常常被乌云遮挡。
“身如琉璃,表里明彻,净无瑕秽;光亮泛博,功德巍巍,身善安住。”一念叨:“你能为百姓计,使佛祖应验,可见心澄。”
梁澄微怔,然后欣然一笑,道一声“打搅了”,还未伸手,院门便无风自开,但见那日在月下梅林中偶遇的和尚,一身月白,神情闲远,盘膝坐于一株红梅树下,安闲操琴,白的雪,红的梅,飘飘洒洒,不似尘凡中人。
梁澄本不欲打搅其间仆人雅兴,因而肃立院门口,冷静地赏起琴音来,忽而一道声音传入耳内,如长空雁引,旷远中带着一丝清寂,不着一丝人间炊火气。
“吾儿聪明,是母后过用心急,”李后慈爱地拂过梁济头上的抹额,眼里竟是对劲之色,这是她李家的血脉,绝非庸碌之辈!
连续出产,又不肯大权旁落,身子就这么废弛了,她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用心保养,直到明元十五年,才诞下一个生龙活虎的男婴,也就是九皇子梁洸。
“好孩子……”
梁澄不由为琴声所引,拂花避枝,来到一处院落,上书无相居,字体端严,却埋没温和,正如佛祖,怀慈悲心肠,行轰隆手腕。
一场太子刺杀,终究反倒是明元帝成了最大的赢家。
不知何时,一念已经规复本来的坐姿,梁澄蓦地回神,当即恨不得找个地缝钻出来。
“既临寒寮,何不一见?”
梁澄看向那石桌石台,现在清楚雪花纷繁,那处竟是片雪不沾,想到方才仿若涉民气魄的琴音,想来是上师操琴之时,真气流转,乃至于周身外物不侵。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