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广寒糕[第1页/共4页]
想着想着,他以指叩着桌面,开端浅吟低唱一阕词:“怅望浮生急景,苦楚宝瑟余音。楚客多情偏怨别,碧山远水登临。目送连天衰草,夜阑几处疏砧……”
因而御厨与尚食局结合向天子进言,提出这个建议。天子亦觉可行,命有司会商。三司以为此举破钞在可接管范围内,为朝士们处理了一部分后顾之忧,可令官吏们更专注于国事,而这类不时施与他们的点滴恩泽,亦会潜移默化地增加他们对朝廷的归属感,能够实施。台谏官员也是附和者多,并无多少反对定见,却不料,最刚强的反对者倒是天子的徒弟、参知政事沈瀚。
李大鸿重重地叹了口气:“既做了这天家的差事,我十天半月才得回一趟家,回家反而不常做饭。他长到二十多岁,统共就没吃过几次我做的饭菜。”
沈瀚道:“待漏院原是祖宗设来让大臣朝拜之前思虑治国方略之地,侍郎在此吟咏旧情,未免不当,有负圣恩。”
“好了,此事本日就议到这里。”天子适时为纪景澜得救,宣布,“既然众卿大多同意,朕就命御厨及尚食局筹办此事,先在待漏院实施几天。若朝士感觉甚好,可持续下去;若如沈参政所言,弊端较着,也可及时罢之。”
曾玠一愣,道:“这是神宗朝孙洙孙内翰的词,文风典丽,语意清婉,非普通花间词可对比,如何能说是靡靡之音?”
群臣大多眼观鼻鼻观心,冷静无语。斯须,纪景澜出列,朝天子躬身道:“沈参政之言,很有事理。不过,臣觉得,祖宗设立待漏院之初志,除了沈参政说到的那些,亦有体恤众臣夙起,故赐此地供他们暂避寒气、稍事歇息之意。此举甚能彰显天子之仁,臣每念及此,皆感激涕零。现在,陛下成心赐食品与待漏朝士,是持续祖宗爱臣之心,让众臣既无寒暑之虞,兼有充饥之乐,实乃一大美事。是以,臣以为,此事可行。朝士皆读书人,在待漏院进食,想来不会如外界酒楼普通鼓噪。至于食品残渣,只要派些洒扫之人随时打扫,院中亦能保持洁净。”
“尚食娘子与沈参政年青时就熟谙了?”想起裴尚食与沈瀚春秋附近,蒖蒖忍不住开口问。
沈瀚把头别向一侧,摆明不想与蒖蒖说话。蒖蒖遂借口有别的公事要做,亦退了出去。
蒖蒖再问:“沈参政骑顿时朝的模样尚食是如何瞥见的?”
“以是,若能借此机遇让公子尝到父亲做的炊事,于他也是一种安抚吧。”蒖蒖道,“何况,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李食首将爱子之心化为厨艺,经心烹制早点,令统统豪门出身的官吏皆受益,也是莫大功德。”
蒖蒖参考裴尚食和御膳所的定见,制定了待漏院早点食单,主食以馒头、包子及各种饼为主,馅料不入气味浓烈的佐料。常做的有煎花馒头、笋肉馒头、糖肉馒头,水晶包子、鹅鸭包子、虾肉及鱼肉包子,以及薄脆饼、糖榧饼、油酥饼、甘露饼、玉延饼、芙蓉饼等等。
这糕形状还挺新奇,像笏板,却不知是何滋味……手不由自主地掰下一块广寒糕,又不由自主地将那一块送入了口中……他开端犹踌躇豫地咀嚼。
沉吟很久,他的手朝离他比来的广寒糕探去,取出一块,缓缓收回来,细细打量。
天子以手捋须,含笑点头,明显非常承认纪景澜的说法。
口感温和细致,米香中透着一缕桂花香,还不错……他在内心点评着,手中行动不断歇,又掰下一块。
蒖蒖随之想起昔日乡饮之争,看来典故和美意头的确也是这些读书人挑选食品的首要启事。她随即在林泓给她的手札中拔取了一个名为“广寒糕”的方剂,教御厨去做:用干桂花洒甘草水,和米舂成粉,蒸成米糕。待稍干,切成近似笏板大小的长条状。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