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6章 论兵西夏,战争不止是填人命[第1页/共2页]
萧唐的答复,倒是大大出乎种师中的料想以外,他眉毛一挑,又问道:“哦,这又何故见得?”
平心而论,童贯的主张不但没有弊端,乃至还极具计谋目光。只要能把握横山,不但是道进可攻、退可守的天然樊篱,此地同时也是西夏最肥庶之地。不但畜牧业和农业非常发财,又是西夏盐铁的首要产地。以往大宋与西夏交兵中,后勤补给连绵七百里,一旦被仇敌堵截粮道,便只能不战自溃。?
种师入耳罢面露激赏之色,他对劲地点了点头,又问道:“那为何都虞候又说出征西夏,还为时髦早?”
现在我军既已在横山修建堡寨扎下根底,尽可徐图蚕食,不必破钞举国之力一战定之。更何况......便如前次平夏城大捷以后,辽国为成三足鼎立之势,决然不会让大宋灭掉西夏,目前辽国国势未衰,饶是我大宋支出千万军中儿郎的鲜血,却只能换来个腹背受敌的局面,空耗国力民财,却又有何用?”
当年西夏军倚仗横山天时,一一击破宋军驻守的营寨。诸如宋夏战役中三川口、好水川、定川寨等败仗,无一不是被夏军如此击败的。
萧唐微微一怔,可他见种师中目光深沉,别有深意。心中也想道:既然这小种相公成心试我,我倒也不能在他面前露了怯,便说道:“这等军机大事,请恕小子妄言:倘若单从兵势策画而言,此战必定要打。可从如果以国度大局为重......我看眼下出征西夏,还为时髦早。”
大宋与西夏本年来又剑拔弩张,提及来还是因为媪相童贯好大喜功,一心要以军功进爵封王而至(史实中他也做到了,成为大宋首个活着时便被封王的大臣)。现在童贯已节制熙河兰湟、秦凤几路,又兼任着武信军节度使。目前他还筹算迁徙本地乡勇、弓箭手以充分西军兵力,届时他挥军若能一举安定西北百年边患,还愁不能青史留名?
目前西军将领中已有很多血勇好战的将官受童贯拉拢,也力主朝廷出兵,尽快一战夺下横山重地。种师中却没有想到在京师倒遇见个知己的军中长辈,大有相见恨晚之感。
萧唐清了清嗓子,娓娓说道:“长辈说此战当打,是因为本来夏人占横山之险,又有横山羌勇悍善战、冠绝西夏。昔日西夏并河为寨,秦晋之路皆塞,成了我军进取灵州最难霸占的停滞。而前次夏人兵马败平夏,我军趁机于鄜延路修建堡寨,使鄜延、河东和麟府三路已连成一线。横山实乃夏人之邦本,若能一战尽数取下横山,则夏国全然受我大宋节制,亡国之日,时不远矣!”
萧唐来经略府,不过是与军司核证安抚京南一行麾下将官战绩,按定赏功罚罪。而所擒贼首段三娘,段五等人经判处押赴市曹处斩刑已是板上钉钉的事。而种师中此来京师,则是因宋夏边地干系日趋严峻,向枢密院陈情西军边防之事而来。
这时种师中眉头紧皱,按他与兄长种师道的定见,现在并非与西夏再动兵戈的最好机会。可童贯为名誉和爵禄穷兵黩武,当年与青唐羌大战时,童贯便敢擅自扣下宋徽宗制止出兵的手谕,反而诳主帅王厚出兵光复四州,从而成绩他童贯交战疆场中的初次功劳,现在他大权在握,又有谁能劝得住他?
这些光阴种师中、种师道与童贯起了争论,便是因为童贯忒过急于伐夏,竟然要劝说宋徽宗抽动河北、京东诸路数十万乡勇弓箭手尽数派往大宋西军,大小种经略相公深知这些民团乡勇底子不是职业甲士,他们大多战力低下,美满是为童贯填性命,送人头地去与剽悍善战的西夏军厮杀。
何况到时不管胜负,大宋诸路巡检守备空虚,更会使得天下能人匪寇猖獗生乱,但是想称公封王已想红了眼的童贯,又哪会理睬这等“无关紧急”的小事?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