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天翻地覆慨而慷[第2页/共3页]
“是是是……杜头领说得是!方才小的们还抄到一千多贯浮财,不知寨主另有何叮咛,是否叫小的们还持续抄下去?”郑钱满脸期盼的问道,尝到长处的他对王伦业已达到盲信的程度。
杜迁和宋万一愣,满脸不成思议,久久才道:“都是好人呐!哥哥,我们今后可不能再到这西溪村借粮了,不然哪有颜面与这般刻薄的乡亲们厮见!”
“取火盆来!”
不过,就在此时,王伦却远远站到一边,心中并没有如同杜迁宋万般狂喜,反而他感觉本身身上却多了一种非常沉重的感受。面前这类景象,直让他俄然遐想到畴前只能在书籍上窥见的一幕,他记得宋仁宗时的大臣丁度曾给天子上的一份奏折,内里有句话让他影象犹新,“下户才有3、五十亩或5、七亩,而赡一家十数口,一不熟,即转死沟壑。”
想到一条条新鲜的生命,转眼间却化作本来生养他们的这片广漠无垠大地上的养料,王伦只觉如鲠在喉,心中说不出的难受。
仅这还只是五六十年前立国不久,地盘兼并还不算过分严峻的仁宗朝旧事,遑论此光阴景?王伦叹了口气,沉默无语。他在想到底这大宋朝的朝纲领崩坏到甚么样一个程度,才气逼得他的百姓走投无路,反以投匪从盗为荣?他不明白,这个富倾寰宇的庞大帝国,如何就不能给他最低层的子民们一点点安然感?让他们能依托勤奋致富,仰仗自强兴家……
“二头领,你有所不知!方才村里百姓见我们盗窟粮车不敷,各家各户都推了独轮小车,自发前来帮我们运粮,现在堆栈里一颗粮食都没剩落下,我们只一趟就都能送回盗窟!嘿嘿,只是苦了水军那帮家伙,看来他们不忙到天晓,是歇不了了!”郑钱有些幸灾乐祸的弥补道。
火红的柴炭贪婪的舔舐着这上佳的燃料,一张张地契化为灰烬随风飘散。直烧到最后,一张纸质发黄看上客岁代长远的百亩地契还剩在手中,王伦踌躇了一下,终究将其放在一边,接着拿出保正保存的高利贷字据,一一将其投诸火海。
望着行列中那些眼神炙热,脸上还带着稚气的后生们,杜迁、宋万二民气中对王伦的敬佩之情,在此时的确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境地。
王伦略想了想,叮咛道,“一命抵一命,既然保正父子已经伏法,李四父母的大仇也报了。现下首恶已除,不必再添杀孽。这一百亩地契是他们老祖宗传下来的,别的另有庄子房契,你一起拿去交给他们。叫他们今后夹起尾巴好生做人,莫再肇事!如有仇恨,直管上梁山找我王伦!别的那些保正的昔日虎伥,一人领二十棍,连夜逐出西溪村,永久不得返回。如有违逆,叫他们洗洁净脖子候着,且看我梁山的刀利倒霉!”
杜迁闻言,忙道:“哥哥,早装好了,我们盗窟里带下来的大车早就装得满满铛铛的了,方才又在这庄子里寻到二百余辆空车,套上牛,也都装上粮米了,只是还剩一小半粮食带不走。不如哥哥和宋万兄弟先回山,小弟在此等待,腾了空车再返来搬运!”
作为盗窟里独一的两位带兵头领,杜迁和宋万内心最是清楚不过,撤除一百多号人的水军,此次能集结五百人出征几近已经把盗窟掏空。此时留在山上跟从朱贵守寨的一二百人大多是老弱病残,就是宋万押队的后军两百余人,提及来也不过只比留在盗窟里看家的那批人要稍强些。靠他们拉个车运个粮食还拼集,如果然正动起手火拼起来,除了凑个数恐吓恐吓人外,其他方面还真不能做过量的希冀,以免到时被闪到腰。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