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回 五台山宋江参禅 双林镇燕青遇故[第1页/共5页]
话分两端:且说燕青唤一个亲随军汉,拴缚了行囊。另备了一匹马,却把本身的骏马,让与许贯忠乘坐。到前面旅店里,脱下戎装冠带,穿了随身便服。两人各上了马,军汉背著包裹,跟从在後,离了双林镇,望西北巷子而行。过了些村舍林岗,前面倒是山僻盘曲的路。两个说些昔日友情,胸中肝胆。出了山僻巷子,转过一条大溪,约行了三十余里,许贯忠用手指道:“兀那高大的山中,方是小弟的敝庐在内。”又行了十数里,才到山中。那山岳峦秀拔,溪涧廓清。燕青正看山景,不觉天气已晚。但见:
且说宋江正在营中闲坐,与智囊吴用群情些古今兴亡得失的事,只见戴宗,石秀,各穿微服来禀道:“小弟辈在营中,兀坐无聊,本日和石秀兄弟,闲走一回,特来禀知兄长。”宋江道:“早些回营,候你每同饮几杯。”戴宗和石秀离了陈桥驿,望北徐行行来。过了几个街坊贩子,忽见路傍一个大石碑,碑上有“造字台”三字,上面又有几行小字,因风雨剥落,不甚清楚。戴宗细心看了道:“倒是苍颉造字之处。”石秀笑道:“俺每用不著他。”两个笑著望前又行。到一个去处,偌大一块空位,地上都是瓦砾。正北上有个石牌坊,横著一片石板,上镌“博浪城”三字。戴宗沉吟了一回,说道:“本来此处是汉留侯击始皇的地点。”戴宗啧啧奖饰道:“好个留侯!”石秀道:“只可惜这一椎不中!”两个嗟叹了一回,说著话,只顾望北走去,离营却有二十余里。
鲁智深将出一包金银彩缎来,进献本师。智真长老道:“吾弟子,此物那边得来?无义财帛,决不敢受。”智深禀道:“弟子累经功赏积聚之物,弟子无用,特地将来献纳本师,以充公用。”长老道:“众亦难消。与汝置经一藏,毁灭罪过,早登善果。”鲁智深拜谢已了,宋江亦取金银彩缎,上献智真长老,长老坚执不受。宋江禀说,我师不纳,可令库司办斋,进献本寺僧众。当日就五台山寺中宿歇一宵,长老设素斋相待,不在话下。
宋江传令,催趱军马启程,众将得令,催起三甲士马,望东京进发。凡颠末处所,军士秋毫无犯,百姓扶老携幼,来看王师;见宋江等众将豪杰,大家称奖,个个钦服。宋江等在路行了数日,到一个去处,地名双林镇。当有镇上住民,及近村几个农夫,都走拢来旁观。宋江等众兄弟,雁行般排著,一对对并辔而行。正行之间,只见前队里一个头领,滚鞍上马,向左边看的人丛里,扯著一小我叫道:“兄长如安在这里?”两个叙了礼,说著话。宋江的马,垂垂近前,看时,倒是“荡子”燕青,和一小我说话。燕青拱手道:“许兄,此位便是宋前锋。”宋江勒住马看那人时,生得:
写毕,递与宋江道:“此是将军平生之事,能够秘藏,久而必应。”宋江看了,不晓其意,又对长老道:“弟子愚蒙,不悟法语,乞吾师明白开解,以释忧疑。”智真长老道:“此乃禅机切口,汝宜自参,不成明说。”长老说罢,唤过智深近前道:“吾弟子此去,与汝出息永诀,正果将临也!与汝四句偈,去收取毕生受用。”偈曰:
长老说偈已毕,宋江礼拜侍立。众将都向前拈香礼拜,设誓道:“只愿弟兄同生同死,世世相逢!”焚香已罢,众僧皆退,就请去云堂内赴斋。
六根束缚多年,四大牵缠已久。堪嗟石火光中,翻了几个筋斗。咦!阎浮天下诸众生,泥沙堆里频哮吼。
次日,燕青告别贯忠道:“恐宋前锋牵挂,就此拜别。”贯忠相送出门。贯忠相送出门。贯忠道:“兄长少待!”无移时,村童托一轴手卷儿出来,贯忠将来递与燕青道:“这是小弟迩来的几笔拙画。兄长到京师,细细的看,日後或者亦有效得著处。”燕青谢了,教甲士拴缚在行囊内。两个不忍分离,又同业了一二里。燕青道:““送君千里,终须一别”,不必远劳,後图再见。”两人各悒怏分离。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