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首楞严经疏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3章 (23)[第3页/共4页]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阿难言。此劳同结。云何消弭。如来以手将所结巾偏掣其左。问阿难言。如是解不。不也世尊。旋复以手偏牵右边。又问阿难。如是解不。不也世尊 若执此根有实体者。即堕常见。若谓都无。成恶取空。诸佛不化。宁起有见如须弥山。不起空见如芥子许。以堕断故。既左偏有相。右堕佛门。空有二边俱不见性。无明根结如何消弭。故前偈云。汝观交中性。空有二俱。非故此二。边不能令脱 二中间方是

若复是以际会道成。所得密言还同本悟。则与未闻无有不同 际时会遇也。遭时遇佛。从兹得道。始觉合本若未曾迷故云本悟。悟觉也。既未曾迷。唯是一觉。夫何更有见闻之异。故云未闻无有不同。此略举六中之耳根也。阿难所请。意在此根。微露其机求佛显发。如来知微。敕众各说悟门。观音文殊承机述拣。感到相济。化道曲成。于今受赐。岂得忘本 四叨教法门

佛告阿难。吾今以手。摆布各牵。竟不能解。汝设便利。云何解成。阿难白佛言。世尊。当于结心解即分离。佛告阿难。如是如是。若欲除结。当于结心 意明。空有二边既不能解。当须中道正观照无始结根非有非无不异而异见全无明之法性。断全法性之无明。不竭而断。非证而证。方得解成 二示君子缘二。一显今说意

弹指超无学 此显速疾能至大觉。故一念不生即名为佛。超越职位劫数之说。如前文云歇即菩提。圆觉亦云。离幻即觉亦无渐次。皆斯义也。然至觉时。亦无自果可为所得。故云超无学耳。亦是约迟速校量。故说为超。非是都越职位直至无上觉耳

此阿毗达磨。十方薄伽梵。一起涅槃门 阿毗达磨云非常法。即指此三昧也。亦云对法。即以大乘划一大慧。对向一真法界。体用闪现。明智一如。故名对法。薄伽梵具足六义。谓安闲。炽盛。端严。称呼。吉利。高贵。十方诸佛取证菩提涅槃妙果。唯此一起。能通至彼。故名为门。由前请云要因门入。故此开示金刚三昧。为能入门也 三六解一亡疑二。一伸疑请决二。一叙庆所闻

阿难合掌顶礼白佛。我今闻佛无遮大悲性净妙常实在法句。心犹未达六解一亡舒结伦次。唯垂大慈。再愍斯会及与将来。施以法音。洗涤洗垢 由前偈云解结因次第六解一亦亡。阿难疑意。前文既云。根尘同源。缚脱无二。迷晦即无明。发明便摆脱。斯则结无前后。解亦不伦。六根若亡一觉应显。云何复云解结因次六解一亡。故云心犹未明唯垂洗涤等 二发难广明三。一且明结之因起二。一发难二。一问答结名二。一绾巾问结二。一结巾初问

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 统统诸法唯识所变。故皆自心。前六不了。见从外来。取而别离。故起信云。三界虚假唯心所作。离心即无六尘境地。以统统法皆从心起妄念而生。统统别离即别离自心。故云自心取自心也。若以妙性圆明离诸名相。本来无有天下众生。故云非幻。而由见妄忽生觉明相现。四大分湛。根尘宛成。故云成幻法。而言幻者。以一一法皆无性故

阿难。我说佛法从人缘生。非取人间和合粗相。如来发明世出世法。知其本因随所缘出 中道正观如幻三昧。能解无始无明根结。能于弹指超证无学。能起无方不思议用。此名佛法从人缘生。岂同人间所说粗相。以佛无明永尽得统统种智。故能知此结解起因非余境地 二别示所知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


相关阅读: 剑镇诸天    恶女翻天记事[快穿]    炮灰女配的无限逆袭    方寸无敌    末日异能降临    重生之锦瑟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