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23)[第1页/共4页]
真非真恐迷。我常不开演 谓此识体。单真不立。独妄不成。真妄和合方有所为。起信云。谓不生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名为阿梨耶识。若说即真。妄习如何得尽。凡夫外道起于常见执为真我。若说为妄。恐拨为断灭。以本相不灭故。是故于小乘藏及大乘权教不说第八。深密经云。阿陀那识甚微细。统统种子成暴流。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别离执为我。意显前文根境识三六种结缚皆是此识熏习变生。执真执妄见有见空唯此识影。乃至十地菩萨所见佛身业识上见。若佛如来。已离业识。无自他相见。如起信说。此则正显已离俱生无明耳 五一颂一句遣幻非幻
阿难。吾今问汝。此劫波罗巾六结现前。同时解萦。得同除不。不也世尊。是结本以次第绾生。本日当须次第而解。六结同体。结不应时。则结解时云何同除 此显六根不能顿解。但应从一根门。即得六根摆脱。非谓六根相望成次第耳。但观合显。义自昭然 二约法合显
金刚王宝觉 无明坚牢最难堪坏。一念能破。金刚定力。此定尊上更无能过。于法安闲。是可宝重。如摩尼珠随便生养。无上觉果。名王宝觉
佛告阿难。我初绾巾。汝名为结。此叠华巾先实一条。第二第三云何汝曹复名为结。阿难白佛言。世尊。此宝叠华缉绩成巾。虽本一体。如我思惟。如来一绾得一结名。若百绾成终名百结。何况此巾秖有六结。终不至七。亦不断五。云何如来秖许初时。第二第三不名为结 巾喻真性。结喻六根。逐绾而问。相由妄别。令知底子是一妄结生六。无同异中炽然成异。故一一绾皆名为结 二征释同异二。一问答
陀那微细识。风俗成暴流 阿陀那云执持。即第八识。能执持种子起现行故。第八多名。此名最通。三位当中相续执持位也。无明熏习种子不竭。如暴流水流注不息。微细境地唯佛能知。故起信云。无明熏习所起识者。不凡夫能知。亦非二乘聪明所觉。谓依菩萨从初正信。发心察看。若证法身。得少分知。乃至菩萨究竟地不能尽知。唯佛穷了
是故阿难。随汝心当挑选六根。根结若除尘相自灭。诸妄销亡。不真何待 上文云。若能于此悟圆通根。逆彼无始织妄业流。得循圆通。与不圆根日劫相倍。但汝下劣。未能于中圆安闲慧。故我鼓吹。令汝但于一门深切。入一无妄。彼六知根一时清净。故云挑选。下文云。见闻如幻翳。三界若空华。闻复翳肃除。尘消觉圆净。是故诸妄灭亡不真何待 二明次第二。一就事问答
世尊。我辈飘零。积劫孤露。何心何虑预佛嫡亲。如失乳儿忽遇慈母 背觉合尘名为孤露。萍游六道故曰飘零。俄然相逢厕为堂弟。名预嫡亲。由斯遭受。如子得母。法身可久矣 三结愿彰益
中间无实性。是故若交芦 颂前根尘相发相见无性如同交芦
佛告阿难。汝必嫌此六结不成。愿乐一成。复云何得。阿难言。此结若存。是非锋起。于中自生此结非彼彼结非此。如来本日若总消弭。结若不生则无相互。尚不名一。六云何成 此中译家缉缀不敷。应云欲得不成愿乐一成复云何得。佛意云。汝意嫌此六根妄隔。胜利一体。有何便利而得成一。答意。若解此六亦不成一。以一对六而立。六若不生则无所对。故无一义 二贴喻释成
立即如来。于师子座。整涅槃僧。敛僧伽梨。揽七宝几。引手于几。取劫波罗天所奉华巾。于大众前绾成一结。示阿难言。此名多么。阿难大众俱白佛言。此名为结 涅槃僧僧里衣也。僧伽梨大衣也。劫波云时分。巾是彼天所奉献故。未详缘起 二再结再问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