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纨绔子弟千秋梦[第1页/共3页]
李白道:“那是天然,鲲鹏乘云扶海,一日万里,何其清闲?虽说佛家弟子参禅打坐,青灯木鱼亦能修得心静神凝,总少了那一分自在萧洒,我不喜好。”
右首一人从冠帽到脸再到周身四肢,竟是从中间被一条线隔开,半边身子为血红之色,半边身子为茶青之色,瞧来奇特非常。
他固然于诗书礼节中笨拙如猪,但因生在贵爵世家,生性狡猾,为了修成道行,只得如此。
来人鲜明是一队唐兵,领头有五人,中间一匹肥膘长腿的顿时上,一高挑男人鹰眼如电高鼻尖脸,神采矍铄,头戴一顶铁质兜鍪,身穿细鳞黑铁甲,腰间别着一柄宽刃宝刀,瞧来威风凛冽。
李白瞧得好笑,暗道剑门关离隆昌少说也有两百余里,三步一叩首,少说也要近一月,倒要看乾虚道长如何惩办这飞扬放肆的公子哥儿。
半晌后,忽觉足底一阵剧痛,膝盖朝外曲折,身形摇摇欲坠几乎栽倒。乾虚道长右掌抵住他李白倾倒之势,待他站稳后,眯眼笑道:“李小道友,且容贫道问你一事。”
乾虚道长和李白对望一眼,心知不妙,两人仓猝传堂过殿,翻墙越瓦,来在道观跟前,但见一身着道袍的年青弟子,右肩上鲜血淋漓,双目似欲喷出火来,恨恨瞪着跟前几人。
李白当即会心,缓缓站起家来,谛视着潘若晨淡笑道:“虚元观乃清修之地,凡尘俗念天然须得斩断,道家虽不似佛家那般有三荤五厌,六根清净,但起码还未沦落到给公子哥儿当陪练的境地罢?”
李白转头看时,那瘦子恰是本日在诗仙酒中碰到的府尹公子潘若晨,想起他白日里放肆放肆不成一世,现在又跌得狼狈万状,心中非常解气,扬声笑道:“潘公子,你我不过一面之缘,鄙人怎敢当此大礼?”
乾虚道长见潘若晨几人去得远了,嘿然笑道:“这些所谓‘慕名而来’的求道者,无一不是想学些本领去凡尘俗世中达到本身之前达不到的职位罢了。”
余下四人三男一女,分站那军官两侧,装束怪诞奇特,右首一人披头披发,身着粗布麻衣,脸上黑漆漆的瞧不清楚。一人顶着秃顶,却作俗家打扮,双手抱怀,冷峻如山。
乾虚道长微微一愣,以来往拜师求道的大族后辈,常常听到要斩断尘缘便没了兴趣,这潘若晨倒舍得!但他毕竟得道多年,心知潘若晨定要耍把戏,正自沉吟如何把他打发走。
岂料还未走出十步,足底蓦地被一颗石子绊了一跤,直跌了个“胖猪朝天”,口中“哎哟”一声,被三人手忙脚乱扶起,骂骂咧咧出了虚元观,径直下山去了。
乾虚道长谛视着他那双清澈无尘的眸子,轻笑一声,道:“是不是诬捏的,等你今后出了虚元观,出了隆昌,出了绵州,便晓得了,缘分强求不来,运气也绝非天定,你晓得么?”
李白怔怔望着那逐步消逝在夜幕中的肥胖身影,正自入迷间,想起刚才乾虚道长说他有一本收藏好久的物什,待要相问,忽闻道观前殿传来几声怒喝,随即响起一阵乒乒乓乓的兵器撞击声,又听一人厉声惨叫,似是挂了彩。
想到本身不久后便要去云海四海,道观内那几名弟子又颇不成器,整日只知贪玩打闹,口中吵着要学得本身一身道行,去行侠仗义斩妖除魔,但他们本身心魔尚未撤除,焉谈行侠?
但碍于乾虚道长在其跟前,只得怒骂了一句:“斗怯懦贼,出言不逊,信不信潘少爷一声令下,便能教你死无葬身之地?”
长髯大汉魏鳌京和那仙颜少妇钟予纤,仓猝将潘若晨扶起,江不语见主子受辱,神采大怒,恨不得将李白扎成马蜂窝替主子分忧。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