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回 畏磊山参道省弟子 回心石点化庚桑楚[第1页/共5页]
老子对樵夫笑言道:“这庚桑楚是我弟子,我在翠云峰时,他曾跟从我一年多。我等还是前去山中古刹留宿为好。”
老子道:“所言很好。不过言尧与舜辩白世上善恶贤愚,为天下大乱本源,还值得商讨。”
庚桑楚向尹喜行礼道:“见过师弟。”
话说老子骑青牛载灰鼠,尹喜骑红马走出大散关后,师徒沿陈仓古道古丝绸之路,持续向西行进。
庚桑楚言道:“香火畅旺本来功德。但是,乡邻们却将这一带比年大歉收,及畏垒之地民风大变之功,全归于我,说我便是贤人,大师像供奉神灵一样供奉我,像对待国君一样地恭敬我。更有甚者,我弟子当中,也不乏着力夸耀才干及标榜仁义之徒。本日徒弟能来此地,我恳请徒弟为我解惑。”
樵夫道:“此事还得从三年前提及……”
因而老子便向庚桑楚讲起这个故事:
老子道:“徐甲为何不在此地一划一我?”
庚桑楚挠首言道:“徒弟所言极是,弟子为压服我弟子,俄然想到徒弟曾言过‘不尚贤,使民不争’事理,不想顺嘴言说,对此事理的确体味片面。”
是夜,庚桑楚将弟子集合于庙堂以内,老子与尹喜也席地而坐。就听庚桑楚言道:“我听人言,畏垒乡邻们将这一带比年大歉收,及畏垒之地民风大变之功,全归于我,说我便是贤人,大师要像供奉神灵一样供奉我,像对待国君一样地恭敬我。我听后非常不悦,本日祖师与师弟在此,也想听听大师所想。”
弟子来此三年,除清修外,兼作之事,也不过是将从徒弟那边所学品德之理,潜移默化地传授给畏磊山十里八村乡民。但是,迩来
转意石旁唤转意,他年无悔得飞升。
庚桑楚言道:“徒弟所言,令弟子顿开茅塞。”
老子让尹喜将庚桑楚扶起,向其言道道:“刚才扶你之人,是你师弟尹喜。”
老子笑道:“香火旺与不旺,顺其天然。至于你弟子有夸耀及标榜本身之徒,我却想见地。莫现在晚就将你弟子集合一处辩道,我听听你是如何教诲他们之言。不过,我是尽管听,不言观点。”
庚桑楚话音刚落,一弟子便言道:“三年前,畏磊山周边十里八村皆是贫苦村,很多人家常常吃上顿没下顿。并且民风不正,村民之间、村与村之间,相处不敦睦,打斗打斗时有产生。自打徒弟来畏垒山居住后,将从祖师老子那边所学品德之理,潜移默化地传授给畏磊山十里八村乡民。这一带才有比年歉收,畏垒之地民风大变:男耕而有粟可食,女织而有衣可穿,各尽其能,童叟无欺,百姓敦睦,人间承平。如此看来讲徒弟是贤人,应像供奉神灵一样供奉徒弟,像对待国君一样地恭敬徒弟,也不为过。徒弟对此传言不悦,我等弟子自发有些奇特。我想,即便是师祖老子,也会顺其天然。”
尹喜插安抚道:“香火畅旺乃功德,师兄不必烦恼。”
庙堂庚桑楚师徒辩道,就此结束。
老子问道:“是为何事?”
樵夫昂首见面前这位骑红马中年人,打扮不俗,厥后跟从一头大角青牛,青牛两角处还站立一只老鼠。再看骑青牛老者,白发如雪,其眉垂鬓,其耳垂肩,白须垂膝,红颜素袍,简朴干净。猜想必这二位是世外高人,仓猝答道:“这里是畏磊山。敢问先生要去那边?”
老子道:“我守藏史时,曾见过一书柬上记叙,当年六合鸿蒙,浑沌初开时,盘古脚下所踩的一块巨石,名叫混元石。想当初灰鼠咬破混元,盘古一斧劈开六合,清的上升,成为天,浊的下沉,成为地,是为浑沌初开,当时盘古就是站在这块石头上的。厥后,混元石因其助盘古开天辟地有功,而成为神石,位列天庭仙班。提及这石上所刻‘转意石’三字,还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