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大江大河走一走[第1页/共2页]
李县令呆站住,半晌,只感觉腿软心慌,仓猝伸手扶住中间的假山石,他这双眼睛……他是个瞎子!
李夏仿佛压根没留意洪嬷嬷的话,爬到榻上拿了九连环,蹦蹦跳跳出了屋,拿了只小杌子过来,坐在门口解九连环。
“死了?”是徐太太的声音,喉咙发紧。
陆仪看着他,“太后的意义,您是先皇之子,今上之弟,又身在王位,与公与私,您都该为国分忧。”
“唉!”李县令一声长叹,抬手捂住了脸。
屋里,刚要开口的洪嬷嬷愣住话,看到李夏,松了口气,和徐太太往内里挪了挪,低低道:“方才,是阿谁下人,说是过江的时候,就碰上大暴雨,又有猪龙婆,一场大灾,找了两三天,没能找到。”
“这事……还在找呢,还说不上来,临时……老爷正忙着常平仓的事,这几夜都睡不好,他晓得了又能如何样?远在江里,倒是把他本身煎熬病了,我们这一大师子,端赖着他呢,这事,先别跟他说。”
查对常平仓是例行公事,在太原府时,他也畴昔帮过几次忙,可没想到这一回查对,帐上库里混乱不说,上头竟然顶着户部、兵部、帅司、漕司、宪司……诸司俱全,他本来就不善于应对这些,查对才到一半,就头大如斗。
“阿爹没事,又误了你的功课……”见儿子冲出去,半躺半坐在床上李县令直起上身,惭愧不已。
李文山是被秦先生叫回横山县的。李县令病倒了。
洪嬷嬷从后角门出去,紧绷的脸上透着模糊的仓促和惊骇,迈过门槛,也不晓得是脚软了,还是绊着甚么了,竟踉跄了几步,差点跌倒。
“公……算是私事吧。”中年人丁齿含混,目光躲闪,一幅心虚非常的模样。
卜师爷……定平府那事……五哥儿跟他说过好几次,这两个师爷不是好人……
“公事还是私事?”李县令传闻找卜师爷,腔调顿时暖和了很多。
幸亏,这常平仓存粮和帐上相差未几,算是不幸当中的万幸了。
“没没没……”中年人吓的眼睛都直了,“小人昏了头!没有陈粮!小人也不是大德粮行的管事,小人不是来找卜……小人……”中年人话没说完,回身就逃。
“你站住!”李县令紧追几步,可他哪儿追得上跑的比兔子还快的中年人。
李县令这几天确切因为查对常平仓的事,焦头烂额。
李夏坐在石榴树枝上,有一搭没一搭的和小九儿说着话,看着仓促的底子掩不住的洪嬷嬷,从树上跳下来,“你去厨房帮手吧,我归去写字了。”
“幸亏你阿爹发感觉早。横山县常平仓存粮比帐上多了四成,都是开春后户部调出去的当年新粮,卜怀义和陆有德既贪又蠢,不明就里,就觉得是一注大财,找了大德粮行,筹办将库里的存粮卖掉六成,大德粮行的管事来寻卜怀义,正巧被你阿爹撞上,真是时也运也,老天保佑。”
“瞧女人这话说的!”洪嬷嬷声音不高却有些锋利刺耳,“那过江,都是九死平生,巧甚么巧?太太,你看这事……老爷那边……老爷是个牛心左性的,如果胡涂浆子上来,拼了命的要去找……我们这家里,已经精穷了。”
“这话是阿娘让你说的?”秦王神采有几分阴沉,陆仪看着他,一脸的你说呢?
刚走了没几步,一个掌柜打扮的中年人,缩手缩脚的出去,伸长脖子四下张望。
李县令送走来查对积年帐册的漕司府书办,长长松了口气,抬手揉着太阳穴,揉了好一会儿,才感觉没那么头昏脑涨了,看看时候差未几了,出了签押房,回后宅吃午餐。
………………
“你找谁?”李县令站住问道。这会儿已经中午过了,县衙空无一人,诸人都归去用饭了。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