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盛华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零二章 善事不易[第2页/共3页]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银粮都有了,秦王府这边,金拙言走了一趟,他一向领着王府长史的衔儿,就以王府长史身份,领了太后口谕,受王爷拜托,代李家九娘子打理这赈灾的事。

和尚连声音带大铜勺一起僵住,大瞪双眼看着秦王和李夏,半晌,长长的呃了一声,“呃,是王爷!”一边叫着,一边扔下勺子就要叩首。

和尚手里的勺子已经扔回大锅里,方才合起掌要弯下腰,被李夏一句话说的卡在那边,一脸难堪的看向秦王。

拐了个弯,沿着南门大街到了大慈恩寺门口,承影乖觉的先让人悄悄打发号召。

粥棚前的步队排的不算长,也不算短,一点点往前挪着,井然有序。

“厥后才晓得,就算杭城那样着名富庶的处所,如许的上等粳米,略普通些的人家,都是吃不起的,都城,不见得比杭城富庶,施粥用如许上等的米豆,必然越施越多,施多少都不敷。”

李夏只笑不说话,拉了拉秦王的衣袖,本身先一步跨过门槛,进了庙门前面。

“另有,不要一下子换掉,每天掺一些,花个两三天吧。”李夏没看到,也没理睬秦王的怔忡和沉默,只平平平淡的接着道。

“必然都是好米浓粥,这会儿,哪有敢以次掺好的?”秦王笑道。

“嗯,我们去看看施的粥。”李夏表示庙门里高高挽着袖子,正用两三尺长的大铜勺一满勺一满勺往一个个举起的大碗里放浓粥的和尚。

车子刚过了金梁桥街没多远,前面承平兴国寺就是一处安设哀鸿的地点,能看到粥棚时,两人下了车,步行往前。

大慈恩寺也和承平兴国寺一样,粥棚一半庙门里,一半庙门外,一边搭着施医施药的棚子,领粥的人都在内里排着队,这里的步队比承平兴国寺长的多了,领了粥的人,有些捧着粥碗进了大慈恩寺,但多数回身往回走。

李夏走到锅旁,踮起脚尖,伸头看了看,退后到中间一袋一袋堆起的粮食旁,抓了一把给秦王看,“你认得米的吵嘴吗?”

秦王笑容暖和,表示他接着盛粥,“尽管做你的事,不必理睬我和女人。”

“拙言说,这些细务都是黄清泉一手安排,实务上,黄清泉确切非常可贵。”秦王细心看了一圈,非常对劲。

“那也不可,做善事,济急拯救罢了,可救不得穷,问问城里城外几个常平仓甚么的进水没有,如果淹了,把淹了的米,或是本年要换掉的陈粮拿过来,不准再加赤豆甚么的,就是米,嗯,一斤米里再掺进半两最细的石子,就如许。”

到第三天,就已经调集了都城里各行各当的工匠,开端支取善银,补葺重修倾圮的房屋,搭起棚子,租赁脚店大车店,安设无处可去的市民,将士子们分红拨,和京府衙门的书办差役,以及工部小吏小官们一起,出城巡查各处受灾环境,以及河道如何,都城表里,忙成一片,倒显出了一份别样的朝气。

两人都是特地挑出来的服饰,秦王一件深蓝素绸长衫,束了玉带,头上戴了顶深蓝幞头,除了玉带,别处都是浅显士子打扮。李夏一件浅靛蓝素绸裙子,上身一件灰蓝长夹衣,头上只用了一根金簪。

秦王有几分怔神的看着她,她说的都很对,可她不过是个十来岁的小女人,这份心性,让他有些心悸……

可喜承诺了,忙挑了五六个机警的,悄悄往两边缀上去。

“唉。”李夏叹了口气,将米扔回袋子里,和眉头已经皱起来的秦王一起出来,重新回到寺门劈面,秦王叫太小厮春山,“你走一趟,把各个粥棚重新一天起,每顿用了多少粮,约莫有多少人来领了粥,抄个数量过来,另有,再跟黄府尹说一声,这些数量,每天报一趟。”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

相关阅读: 神婿归来    与国共武    麻衣女神相    坠仙引    主母难当,携崽二嫁摄政王    回到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