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 多想[第2页/共2页]
这是江延世的画。
袁先生哈哈笑着坐了,“东翁好好歇一歇,晚一会儿,这一榜学子,就该上门拜座师了,别的不好,那位解元,东翁可得好好见一见。”
他的画,他的章,他的字。
卷轴不大,是一幅画,疏风朗月,远山平淡,正中一个少女闲闲安坐,侧着头,带着模糊的笑意,神情专注,脸红长裙轻柔明丽,耳边那串珊瑚耳坠,那一点红,素净而飞扬。
袁先生一进门就笑着拱手恭喜,“主考不易,东翁这一趟差使,非常可贵。桂榜我看了,尚书慧眼识珠,这一榜,公道得很。”
金太后眉头皱起,黄寺人昂首看了她一眼,“除了第四回,其他三回,王爷都晓得,我就没多想。”
李夏转着小印,看了半晌,放下,拉开卷轴。
“这个我想到了。”袁先生捋着髯毛笑起来,“情面做到无人晓得,也就不是情面了,这事儿,东翁不必出面,我写封信给莫涛江,叙话旧,说说闲话。”
李夏拿过裁刀,一点点挑开封漆,从花梨木筒中,倒出一个卷轴,卷轴上,缚着莹润非常的田黄小印。
好半天,李夏渐渐叹了口气,渐渐卷起卷轴,缚上那枚小印,装回花梨木筒,叮咛端砚将木筒锁进配房那只大箱子里。
李夏转圈看着封漆上的印记,宜静宜缓,这是他祖父的警告,还是他对本身的警告?不管是哪一种,这枚小印,都应当是他自用把玩的。
李二老爷内心惭愧,闷声不响任郭二太太一通臭骂,出到二门,碰到个不长眼上前恭喜的门房,一个漏风巴掌,把门房打的嘴角出血。
“中秋那天,江延世天落黑出城,赶往独乐冈,请永宁伯府九娘子李夏弄月,吹了一曲清平乐。”黄寺人垂着眼皮,“这是第四回,孺子试那天,江延世请在贡院外等待的李文山和李夏兄妹,到法云寺赏牡丹,第二回,请了李文山和李夏兄妹,到明州会馆吃明州菜,头一回,是本年上元节,请了李家兄弟两人,姐妹三人,另有郭胜,徐焕,到江延世那只船上,看灯,赏炊火。”
李夏解下小印,印底刻着宜嗔宜喜四个字,刻痕清楚,凸起上印泥新奇潮湿,李夏伸手指导了下印底,鲜红的印泥从印章上,店到了手指。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