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白马寺[第1页/共3页]
应着商商的要求,绿袖给她梳了个油光水滑的大辫子,直垂在脑后,脸上也没施脂粉,商商挑了件素色的棉袍穿上,又披了大髦,这才带着绿袖出了临风小楼。
今后,在东土大地、洛河之滨、天子脚下,便有了中国最早的梵刹,它是佛教在中华大地上赖以发荣滋长的第一座菩提道场,向来被佛教界尊称为“释源、祖庭”。
“你说,也真是奇了怪了,这么臭的东西,如何吃起来还怪香的,也不知阿谁小子如何做出来的!”高个侍卫嘿嘿笑着,瞅着矮壮小子怀里揣着的东西。
―――――――――――――――――――――――――――――――――――――――――――――――――――――
商商转头一看,竟是李治!
“买了,哪能不买?我听人说白马寺里的和尚们一天都定好些呢!不过还是得趁早,晚了可就没了。”矮个小子瞅了瞅马车,见没甚么动静,这才低声答复。
商商带了绿袖出了云水坊的大门坐上马车,一起往白马寺而去。
到了云姐院里道了个万福,又跟云姐说了要去庙里的事,云姐倒是没有反对,只叮咛两人重视安然,便放了两人出门。
矮个侍卫偷眼瞟了一眼身边的高个儿,一脸痛恨:早就叫你小声点了!提鞭抽了两上马屁股,赶到马车旁,将怀中揣着的一个热乎呼的油纸包恭恭敬敬的双手捧给了李恪。
高丽传来的动静,战事打的不错,已经将近打到高丽王城了,虽说中原的兵士有些不耐高丽的苦寒,但此次出征的多是北方的兵士,太子在粮草调拨上又非常上心,所之火线还没有传来冻饿的伤亡。
李恪坐在马车里回了洛阳城,翻开车帘的一角望望城里,每小我的脸上都是一脸喜气,只要他仿佛被隔在这欢愉以外。
洛阳白马寺建立于东汉永平十一年,东汉永平七年,汉明帝刘庄因夜梦金人,遣使西域拜求佛法。汉使及印度二高僧摄摩腾、竺法兰以白马驮载佛经、佛像抵洛,汉明帝躬亲迎奉。汉明帝敕令在洛阳雍门外建僧院,为铭记白马驮经之功,故名该僧院为白马寺。这是中原文明第一次大范围吸纳外来文明。
时近年关,洛阳城里也下了几场大雪,几条主街也被厚厚的白雪覆盖,每天朝晨都能看到各家各户领了里朴重的工,在大街上拿着大笤帚扫雪,稚龄的孩子们穿戴丰富的棉袄在雪地里乱窜,不时的团一个雪团相互进犯,路过的大人们也有遭误伤的,却也只是呵呵一笑,也不活力。
此时的白马寺,人头攒动,不管是锦衣华服,还是布衣荆钗,人们的面上都是一脸虔诚,乃至有人望着庙门,三步一跪,九步一叩,庙门处的知客僧也是一副寂静宝相,满目渡世慈悲。
“佛祖菩萨如果连这点容人之量都没有,还做甚么佛祖?那不是成了睚眦必报么?”商商毫不在乎的挥了挥手,一双水汪汪的眼四周乱转。
油纸包一翻开,一股说不上是香是臭的味道便披发了出来,弄得全部车厢里都是这股味儿。踌躇了一下,李恪还是拈起了一块炸的金黄的豆腐放进了嘴里,一股料想以外的稠密香味满盈了全部口腔。象是有些不测口中香浓的味道,李恪的眉挑了挑。
“女人!实在你不消特地姑息绿袖,你想去那里玩就去那里吧,哥他得了空自会来看我的。”绿袖有些不美意义,商商已经为她做的太多了,她不想一再的费事商商。
渐渐的跟着人潮晃进了庙门,商商有些猎奇的四周打量,完整不似来进香的香客普通虔诚的跪地祷告,倒是在各个佛祖菩萨跟前细细的观瞧。
“本王倒正愁没东西下酒呢!买的甚么?让本王瞧瞧!”李恪冷眼看着两个侍卫,看来他身边的人要好好的调教调教了,当着值的时候也敢开溜买东西?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