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6章 师徒缘分[第2页/共2页]
“快快请起!”诸葛亮上前扶起姜维,为他擦拭灰尘,慨然道:“汝有所不知,士元当初带你到襄阳,实在乃是受汉王唆使。”
行至天水已是仲春,大地回春,一场春雨禁止雄师行进,只好暂住于冀城,诸葛亮闲来无事,便到陇上巡查春耕之事。
“孩儿说的是牛!”那少年指着耕牛,狼狈而逃,正往诸葛亮这边而来。
“啊这?”姜冏大惊,没想到诸葛亮竟对姜维如此正视。
诸葛亮又道:“吾与士元因长年在军中,对伯约疏于管束,你又早分开荆州,不然襄阳麒麟必有你一席之地。吾观汝性淑忠诚,思虑紧密,文武兼备,实凉州异才,可为天水麒麟儿矣!”
诸葛亮在长安得知动静,命苏则暂代北地郡守,因念李符护民之功,于北地河岸为其立碑,供百姓祭奠。
诸葛亮本想统统从简,但可贵姜家如此热忱,又爱好姜维之才,便只好任他鼓吹,借此机遇体味天水情面倒也不错。
姜维固然不平气,但对诸葛亮还是非常恭敬,躬身道:“是!”
“你……”姜冏气得直咬牙,对这个越来越背叛的儿子倍感无法,当着诸葛亮的面又不好斥责,只好向诸葛亮抱拳道:“小子不知天高地厚,还请先生给评个理。”
“混账!”坐在沟渠边一人起家痛骂道:“你这孝子,才去了中原几年,便眼妙手低?那诸葛孔明也是种地出身,若无才学,口出大言只会惹人嘲笑。”
“如此便有劳先生操心了。”姜冏也大喜过望,再看向姜维的目光,尽是温情和等候。
“智囊怎会到此?”姜冏见是诸葛亮,也大感不测,扔了鞭子过来见礼,瞪了姜维一眼:“下官教子无方,让先生见笑了。”
正安步而行,忽见田间一人弃了犁耙,扔了牛鞭,倒是个少年,大呼道:“好男儿当报国建功,岂能面朝黄土,虚度工夫?”
“当真?”姜维闻言蓦地昂首,双目放光。
中原战事吃紧,军务繁忙,转眼便是两年多,姜维也长大成人,因思念父母,来信道别,回归故乡,诸葛亮常是以感喟。
跟着屯田遍及推行,各地地步重新打算,沟渠纵横,耕牛各处,曲辕犁已经提高,耕地效力更高,另有试种两年的胡豆种子发到各地,产量比本来进步很多。
光复贺兰山下地盘,于灵武补葺边塞,收漠北流民,屯田安设,保塞匈奴一部分迁徙至陇上,与氐羌混居,其他安设在北地郡之南,父老分别地步,幼者就近到左冯飒肄业。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