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重振先祖荣光[第1页/共2页]
“哦?”刘琦倒有些不测,“尔等既知张卫为大患,为何还要与他狼狈为奸?”
刘琦大笑道:“昔日高祖建业,巴人有七姓光荣,今我复兴汉室,子均与賨侯助我,联袂重振先祖基业,可谓休戚与共,此乃天意也!”
刘琦看此人也就二十出头,浓眉大眼,年纪不大,却显得非常沉稳,问道:“你是那里人氏,如何称呼?”
蜀汉前期四大顶梁柱之一,蜀中曾传播"前有王、句,后有张、廖",就是王平、句扶、张翼、廖化四人。
“賨邑侯部下王平,拜见刘将军!”
蒙头岩关内一片压抑,两大懦夫被老将斩杀,死得惨痛,世子被抓,士气极其降落。
“没有!”朴阳瞪大眼睛,大声道:“我真没见到刘琦,我能够对虎神发誓!”
“恰是!”王平无法道:“现在七部已有两部伤亡惨痛,将军又用诽谤之计,各部心生猜忌,恐有大乱,鄙人见情势危急,故而冒险来见将军。若能早日诛灭张卫,可免巴中一场兵灾,眼下恰是筹办过冬物质之时,实不宜悠长相持。”
“老将军真是宝刀未老!”徐庶也忍不住夸奖。
王平位居第一,被诸葛亮委任统领无当飞军,可见对他本领的承认,在魏延以后镇守汉中,仰仗三万军队大破曹爽十万雄师,战绩光辉功劳卓著。
朴胡心想如果明天不说出一点环境来,他必然会被世人猜忌,深吸一口气问道:“阳儿,你可有甚么话要对为父交代?”
“我若哄人,五雷轰顶!”朴阳急得面红耳赤,指天发誓。
“你竟能看出我诽谤之计?”刘琦微微挑眉,点头笑道:“我也正有此意,若能不动兵器消弭此患,天然皆大欢乐。既然只是七姓夷王主战,破之不难。”
“哪个王平?”刘琦一怔,“快快带出去。”
心中迷惑,却还是答道:“鄙人巴西宕渠人,字子均!”
刘琦言道:“既然诽谤之计已初见效果,賨侯也偶然敌对,你归去以后可劝他助我一臂之力,肃除逆贼张卫,重整巴人次序,事成以后,我让他做真正的巴王!”
朴胡神采非常丢脸,沉声道:“阳儿,不管刘琦对你说了甚么,你尽管当众说出来,我毫不见怪于你。”
朴胡一怔:“这么说,你没见到刘琦?”
王平苦笑道:“鄙人不过是知名小卒,有何资格见刘琦?一向被绑在后营,若非看世子之面,恐怕难以脱身。”
王平心想刘琦不问大王,反来查问身份,莫非还思疑有假不成?
世人都莫明以是,一个名字能好到那里去?
“你还是太嫩了!”刘琦老气横秋地一摆手,叹道:“从张卫不遵将令,擅自逃出阳平关之时,便必定要顽抗到底,张师君临行时也曾以手札劝戒,何曾有效?”
王平沉默点头,刘琦的观点,倒与賨侯分歧,他们只是为了各自好处起兵,开弓没有转头箭。
朴阳却一脸懵逼:“他们只将我关在一座帐中,守军只说刘琦传令不杀俘虏,然后就放了。”
王平忙抱拳道:“巴王兵变,他们各怀私心,实在与百姓无关,还望将军不要伤及无辜。”
世人来到帐中,黄忠告道:“有一人自称王平,阵前说要见将军,诈败被我擒拿,不知其意如何。”
黄忠命人将王平带进,因其主动归顺,并未捆绑,进帐后扫视世人,目光停在刘琦身上。
王平一怔:“本来师君的手札,是劝张卫归顺?”
王平叹道:“呼应张卫者乃是巴王及七姓部落,賨侯及其他部落并不想与将军为敌,只是巴王有令,无可何如。”
王平迷惑道:“张师君既降,为何不来劝说张卫,陈述短长,再去江南未迟?纵使师君不在,但大祭酒杨松尚在汉中,何不请他来戳穿张卫,罢停战器?”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