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议取巴蜀[第1页/共2页]
“差点忘了一件大事!”提起杨松,刘琦拍额头,对魏延慎重叮咛道:“杨松见利忘义,乃实足的小人,我临时用之,是为安抚民气,筹建商队。若将来曹军进兵时,务必将其撤除,不成留之,牢记!”
这边城内筹办魏延婚礼,刘琦又命刘磐先驻军阳平关,又派刘贤、寇封兼程前去葭萌关,在刘璋获得动静前顺利领受此关,入川便轻易多了。
徐庶点头道:“先生为张鲁献策,乃尽人臣之心,今刘将军镇汉中,此乃龙兴之地,先生若能辅之,事必可成。”
刘琦笑道:“明公献策坚壁清野,可谓绝计,若张鲁用之,本日一定便到南郑城下。”
阎圃道:“实在将军无需为此事担忧,汉中与益州唇齿相依,三巴之职位于二者之间,若顺势得巴郡之地,如割蜀之股臂,刘璋只好束手就擒。”
山丹马场但是汉武帝建立的大汉军马场,范围弘大,现在被马家占有,战马还不是应有尽有?
魏延一怔,心知这非但是刘琦的提示,也是一道将令,躬身道:“服从!”
阎圃一怔,抱拳道:“承蒙将军厚爱,鄙人感激不尽,我也早有此意,只怕荆州人才济济,拙才不堪大用,故而游移未决。”
刘琦叹道:“汉中新定,民气未稳,不敢劳师远征,别的刘璋在西川,经常觊觎汉中之地,吾非不肯出兵,实有后顾之忧,无能为力。”
刘琦倒有些不测,先前探马来报,马超与曹操对战于渭水,曹军连续两月死守不出,西凉马队也无可何如,莫不是来求援的?
刘琦问道:“若叫张鲁发一道敕令,可否伶仃此二人?”
魏延忙道:“公子大恩,延粉身碎骨难报,如何再敢收礼?”
刘琦嘲笑道:“此二人若识时务,还不失一族首级,享繁华繁华,若敢挑衅肇事,必叫他悔怨莫及。”
俄然刘磐派人来报,马超送来三千马驹,马匹现留在关前,使者随报信之人到南郑见刘琦。
刘琦任阎圃为郡丞兼智囊,帮助魏延守汉中,这两人相辅相成,再派几员偏将,汉中便固若金汤。
“好贼子,真不知死活!”刘琦神采一沉,无法看向马乐,苦笑道:“你看我这屁股还没擦洁净呢!”
徐庶笑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张卫、杨任此去,既可助将军就势入蜀,又能一举消弭巴中、汉中隐患,自此境内安宁,便可放心北防曹军矣!”
下午张鲁遣女方媒人来议婚,却不是杨松,而是旧部阎圃,看来张鲁对大祭酒杨松不肯随他去长沙非常不满。
“你这两家的媒人倒是轻松,”徐庶点头发笑,“不知张鲁用何报酬媒人,莫非便是杨松?”
阎圃得知魏延已升任汉中太守,吃惊不已,暗道刘琦公然做事果断,此举既汲引亲信爱将,也完整稳住张鲁之心。
魏延抱拳道:“婚姻大事,全凭父母之命,末将十余岁便为孤儿,君命更大过父母,既是公子成全,于公于私,部属自当从命。”
马乐叹道:“存亡有命,老将军为国捐躯,也算死得其所。此番孟起发兵报仇,誓灭曹贼,杀司马懿雪耻。然曹贼以渭水为界,沿河下寨戍守,我西凉马队虽强大,但难以渡河,苦无用武之地。将军既取汉中,何不兵出陈仓、褒斜道,助孟起一臂之力,同破曹贼?”
刘琦言道:“张鲁久在汉中,以教治民,民气涣散,只知宗法,不知礼法,俄然改换政令,必会引发震惊。今张鲁有一女,文长若为张鲁半子,又有杨松等人帮手,方可名正言顺改制安民,不知你意下如何?”
送走张鲁以后,刘琦便与徐庶等商讨如何向益州出兵,虽说一战在所不免,但总要师出驰名,并且还要名正言顺,最好能让刘璋早点投降。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