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三国:开局接盘刘备,再造大汉王朝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3章 纸上谈兵[第1页/共2页]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曹洪微哼一声:“司马八达之名,某也略有耳闻,但你从未临阵对敌,岂不是纸上谈兵,误我大事?”

司马懿闻报,顿时请曹洪议事,主动请令与徐晃渡河北上,自渭水偷袭敌后。

曹洪不满道:“看徐将军之意,莫非某便守不住潼关?”

西凉军围攻潼关,徐晃劝曹洪不必出战,死守待援,又等两日,司马懿带领两万精兵赶到。

徐晃带着司马懿到关上察看敌情,将两军军情一一先容清楚,问道:“智囊可有破敌之策?”

过了一阵,西凉军退去,司马懿言道:“二位将军摆设恰当,就依此法守御。”

司马懿言道:“韩遂兵到,马腾再无后顾之忧,自恃兵力强大,必会尽力来取潼关,待其兵高慢燥之时,便可破之。”

司马懿淡笑道:“曹将军自丞相起兵之日便跟随摆布,深知兵法,可保潼关无虞。”

“徐将军!”司马懿打断徐晃,正色道:“背后群情别人短长,乃大忌也,曹将军乃丞相族亲亲信,需防隔墙有耳。”

曹洪对徐晃稍有的好感再次消逝,斜睥着他:“那我走?”

“某何惧别人群情?”徐晃微哼,看了司马懿一眼,却低头不再说话。

司马懿抱拳道:“曹将军久经惯战,只需守潼关旬日足矣!”

司马懿不温不火,见礼以后请曹洪看过军令,问道:“不知当下军情如何?”

徐晃忙道:“末将并无此意……”

曹洪苦盼救兵,正憋着肝火要一雪前耻,本觉得曹操不亲身来,起码也派张辽或者夏侯渊,不想却来了个儒生,这算如何回事?

司马懿手按关头,悄悄地看着关外整齐摆列的西凉军,固然马队雄浑,刀枪如林,但他们不善攻城,只在关下唾骂搦战。

二人在关上会商关中情势,随后几日,司马懿命两万救兵分批解缆,自风陵渡到河东待命。

司马懿与徐晃共同守关,问道:“将军乃河东人氏,想必对沿河各渡口有所体味,鄙人有事就教。”

曹洪此时也无计可施,摆手道:“就依智囊之计,但军中无戏言,若其救兵赶至,却无破敌之策,结果你可承担得起?”

曹洪大笑道:“二位忒也藐视某家,莫说旬日,就是一百日,某一人也能守得住。”

徐晃叹道:“某自知从蒲阪津可直入渭水,也曾成心攻击敌营。但西凉军足有十万,马队来去如风,兵多易被其发觉,兵少则杯水车薪,恐怕一定胜利。”

马腾见曹军势大,衡量再三,决定聘请韩遂前来助战,以他一人之力,底子没法稳定关中局势。

曹洪摆摆手:“公明,你带智囊前去。”

这个年纪悄悄的儒生,竟深谙人道,心机深沉,莫非这就是丞相看中他的处所?

徐晃忙道:“潼关相称首要,某帮手曹将军守关乃当务之急,岂能轻离?难道舍小取大?”

一个戋戋文学掾,恐怕还不如钟繇!

曹洪问道:“眼下局势,该如何应对?”

但长安作为曾经的王城,多么坚毅,加上本来储备粮草军火无数,充足三年之用,只能悻悻退兵。

二人度过黄河,来到蒲阪津,韩浩早已命人筹办好船筏,司马懿并不急着渡河,传令人马休整待命,只派标兵驾渔船刺探关中动静。

数日以后,探马来报,韩遂前锋人马已到陈仓,雄师正随后赶来,也有近十万马队,阵容浩大。

他虽不信赖司马懿,但曹操的将令却不能违背,只是心中迷惑,关中如此首要之地,派个从未兵戈的儒生,莫非另有深意?

曹洪丢了长安,退守潼关,顿时整兵报仇,急攻半月,想破城擒杀马腾父子。

司马懿不卑不亢:“既蒙丞相委用,部属自当极力,能为将军分忧,乃鄙人之幸也!”

“好了,不必多言!”曹洪不耐烦,传令道:“智囊从未领兵,正需大将互助,我命你为前锋,与智囊行事,不得有误!”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

相关阅读: 都市奇门医仙    不败神婿1    江湖之巅峰神话    强势宠妻:总裁你又心急了    都市贴身高手    万古无敌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