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争夺武关[第1页/共2页]
扭头看去,倒是已经喝得有些迷离的庞统,胡子上沾满酒渍,两位好友接踵结婚,他不知是欢畅,还是借酒浇愁。
此时二人已经走出府外,夏侯楙低声道:“子文技艺过人,子建才情敏捷,这两人你都比不过,而仓舒生来聪明,丞相乃至有传后之意,你身为嫡长,要想胜出,需多做实事,为其排忧解难,成为丞相左膀右臂。”
但因夏侯惇性清俭,财帛全都赐给部下,不治财产,家里的钱都被他花得七七八八,贫乏启动资金。
曹丕迷惑道:“姐夫要赢利,怎干我毕生大事?”
“谁愿平白无端捐款?”夏侯楙白了一眼曹丕,“而乞贷则分歧,将来了偿,还无益钱付出,何乐而不为?更何况此事关乎贤弟毕生大事,于情于理,作为三叔岂有不帮之礼?”
曹丕迷惑道:“那为何又要我出资?”
诸葛亮和魏延尿不到一个壶里,倒是庞统与之脾气类似,二人说不定能成为一对默契火伴,恰好趁早培养。
曹丕听到这个名字便暗自皱眉,苦笑道:“可我也身无分文,此次为了筹赋税,府中衣食也减一半。”
大夏季围着火炉,诸葛亮仍然轻摇羽扇:“武关乃关中流派,此举管束曹军兵力,马腾便可顺势而动。”
夏侯楙一起上早就想好对策,嘿嘿笑道:“贤弟虽没钱,但你三叔子廉家富,借个一两百万又有何妨?”
拜堂以后,周不疑又拜诸葛亮为师,刘琦让黄忠将邓艾接来一同窗习,虽未有师徒名分,却也能耳提面命。
“这……”曹丕蹙眉道:“三叔生性鄙吝,此次筹钱,也只出了十万钱,只怕不肯相借。”
短短数日时候,光定金就收了近千万,这让刘琦大为感慨,这些大族的家底,的确深不见底。
刘琦点头道:“我调关将军镇守江夏,甘兴霸练兵洞庭,恰是为防东吴偷袭,诸位勿忧。”
夏侯楙笑道:“我天然晓得贤弟没钱,就算有钱,你也做不了主,以是才要赢利!”
“大丈夫何患无妻?”庞同一摆手,擦着嘴说道:“南阳之战,我游历江东,未能为荆州效力,深觉得憾,此番武关对敌,轮也该轮到我了。”
酒宴结束,世人正告别,张维快步出去,近前低声说了几句话,徐庶命其将刘琦几人请到书房。
刘先带着周不疑母子到襄阳以后,向徐母伸谢,并提出两家攀亲之事。
“口说无凭,我带你去看便知!”夏侯楙快步走着,边说道:“包管让你大开眼界,只要资金到位,一月以内必能回本。”
比起曹操部下人才济济,这才哪到哪?
徐母见刘氏贤淑温婉,周不疑又极其聪明,而徐庶已过而立之年,正为此事操心,便一口承诺下来。
本日恰是二人大喜之日,虽未大肆筹办,来得却都是高人名流,诸葛四友自不必说,庞统、向郎等都在,可见徐庶也是交游甚广。
他第一个想到的便是曹氏最富有的曹洪,但本身必定借不到钱,干脆拉上曹丕,借助其宗子名位,做事也便利很多。
车骑将军府靠东街上的一座宅院,是刘琦送给徐庶老母养老的私宅,常日里非常清幽,本日却酒香四溢,热烈至极。
一个是名传后代的三国神童,一个是自学成才的三国大将,有诸葛武侯的教诲,实在让人等候。
诸葛亮言道:“武关虽小,却牵涉关中局势,一旦有失,则荆州要独对曹军,不成粗心。曹军中能人极多,虽不必增兵,亮愿去守关,以防万一。”
刘琦正要奉告诸位此二人旗鼓相称,魏延的戍守不输曹仁,却听一个懒洋洋的声声响起:
诸葛亮却笑道:“别驾多虑了,孙权新在位,初定山越,又战淮南,必然将士怠倦,赋税未足,云长乃万人敌,东吴岂敢窥测?吾料东吴闻我与曹氏攀亲和好,正自心生顾忌,此时却又动兵,必定暗喜,乐见交斗,见机而动,自不会等闲出兵。”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