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结交[第2页/共4页]
乐进只是豪门出身,那里敢和鲍信、李乾、臧霸、董昭这些王谢、大族的后辈比拟?他说道:“我学经不成,练剑亦不成,怎敢与州郡俊彦比拟?”
室外云散月出,树影摇摆,细雪簌簌,清寒冰冷;室内烛火通红,暖意盎然。
诸人同时举酒,俱皆一饮而尽。
听完后,他茫然如有所失,不知不觉把方才端起的木椀又放到结案几上,想道:“鲍信、李典、臧霸,另有面前的这个乐进,都是‘名将’。董昭、吕虔、满宠诸人,我虽不熟谙他们的事迹,却也晓得皆是‘名臣’。有此良臣虎将,曹操怎能不崛起兖州呢?”倒是由此想到了曹操。
乐进游移了一下,转首去看荀贞,只见他笑吟吟的,眼中有殷切之意,当下了然,心道:“荀君这是在邀我再来了。”他固然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出荀贞为何如此看重本身,但自与荀贞路遇至今,荀贞对待他已何止“热忱殷勤”?借马、请酒,送衣、送鞋,并邀同塌而眠、彻夜长谈,的确是“推赤忱入腹中”了,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何况只是这么一个小小的要求呢?
“若问最优,有三人不成不提。”
乐进有些忸捏地说道:“此三子皆我郡中名流,我出身敝宅,与他们比拟便如禽鸟较之凤凰,倒是只曾闻过其名,未曾见过其人。”
陈宫、卫兹两人,荀贞晓得。陈宫不必多言,黄巾乱起后,卫兹以家财帮助当时才二十多岁的曹操,说“平天下者,必此人也”,有识人之明。只是,程立是谁?
乐进发展东郡,对本郡的汗青、名流熟谙得不能再熟谙了,不假思考,脱口而出,说道:“我东郡原为魏地,为秦所取,因处其东,故名东郡。自前秦至今,秀士辈出,不成胜数。近代以来,显名者有阳平刘儒,口讷心辩,郭林宗觉得有珪璋之质;武阳谢弼,中直刚正,为乡邑所宗师。此二位乃我郡中前辈,而若单较之本日,后辈豪杰更是多不堪数。”
贰心知,这些“良臣虎将”皆为一时之选,或许他永久没有机遇和他们相见,更别说“拉拢、收揽”了,感慨过后,看了看文聘,再把目光转向乐进,又想道:“能在一个月当中,接连交友到两个‘名将’,我也该满足了。更何况荀彧、荀攸又是我的族人,前些天还熟谙了戏志才,老天虽将我投到这汉末乱世,但待我却也不薄,另有甚么可抱怨呢?……,两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那些做不到的事情、没啥希冀的事情何必再想?眼下之事,当是好好深思个别例,想想如何能把乐进收揽过来才对。”
二来,他虽晓得一些三国的“名流”,但大部分都只知其名,不知籍贯。并且现在离三国期间说远不远,说近也不近,这些“名流们”中有很多还都很年青,或许已显名本地,却还远没有海内皆知,故此,他每见一个外埠来的人必会与之扳谈,问其本地名流,以但愿能够多听到几个“熟人”。
“如君者有几人?”
一则,当今天下的名流太多了,特别豫州、荆州、兖州这些处所,名流真如繁星灿烂,随便一个郡县出来,着名之士少说也在百数。便如颍川郡,只说颍阴城县,荀氏、刘氏两大宗族中着名天下的就有十几二十人。若再加上阳翟、许县这些处所,阳翟郭、辛诸姓、许县陈氏,也都是名流多有,才俊尽多。荀贞固然穿越至今已有十余年,但大部分的时候都是在高阳里,因此,对各地的名流不能尽知。
黄忠大哥,撑不住先回屋去睡了。繁谭、繁尚兄弟有自知之明,晓得自家并非荀贞亲信,在黄忠回屋后不久也先行退下了。剩下杜买、程偃、陈褒、文聘四人作陪,荀贞频频端酒相劝,乐进酒量虽豪,却也已半醉了。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