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三国之最风流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32 破敌(中)[第2页/共4页]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一大帮黑衣印绶的郡吏、锦衣华服的豪强簇拥着文太守和郡丞费畅,挤挤攘攘,快步小跑,走得比来得快,一晃眼走了个干清干净。

这时,守在这个垛口前的弩手已然退下,换上了四五个矛手。长矛同时刺出,这个黄巾甲士被困在云梯上,无从躲闪,中矛落地,但紧接着第二个甲士又暴露了头。

盾牌碎了,弩矢去势未消,顺势钻入盾牌手或扛着云梯的黄巾士卒的身上,鲜血四溅,惨呼顿起。中矢的黄巾士卒有七八人,此中一人运气最不好,弩矢正射中他的大腿根部,透体而出,将之钉在了地上。弩矢的矢头有倒钩,拔也不敢拔,动也不敢动,这个士卒只能躺倒在地,眼睁睁看着血如泉涌,痛彻入骨,拽着身边的袍泽哀号求救。

这一幕,在这几天里几次重演。

足能容两人并行的浮桥被压得摇摇摆晃,咯吱咯吱直响。

城头上。

……

“弓!”

先是亲眼目睹了波才当着敌我全军,旁若无人地披甲执戟的过程,接着又亲耳听到他下达“城破、血洗”以及“赏格取荀贞、刘邓首级”的号令,杜佑不由啧啧地说道:“城前披甲、赏购荀椽首级,好一个波才,视吾等如无物!如此悍勇,不取功名於边陲,偏却从贼。惜乎惜乎。”

荀贞转首西顾,落日如血,战事方酣。

最前边的是波才麾下的主力,那千余披甲步兵,间隔护城河约莫只要一里多地。

位处第一方阵的五队披甲步兵迎着西沉的落日,各奔一座架桥。每队甲士二百人,总计千人。一千个披着黑甲、戴着兜鍪,手执矛、刀的甲士,奔驰起来动静很大。

……

数万黄巾士卒举兵大喊:“杀!杀!杀!”给甲士们助势。几百步的间隔转眼即至。甲士们因为身上披有精甲,防备力远胜此前的盾牌手、轻卒,城上的弩矢、箭矢没能构成太大的杀伤。

在前几次的守城战中,守卒用这类体例推倒了很多黄巾军的云梯。黄巾军吃一堑,长一智,改进了云梯的制作做法,在云梯的底部加上了一个基座,紧紧地撑在空中。

矛再刺出。

对这最后一个“方阵”,荀攸只当没瞥见。

波才亲身批示的甲士、马队是黄巾军阵型的第一方阵。

……

郭图收回目光,恭敬地对文太守说道:“战事将起,刀枪无眼。下吏闻:‘家累令媛,坐不垂堂’。明府堂堂两千石的朝廷大吏,不该该立在伤害的处所。请先下城去,候下吏等捷报吧。”

最前边的甲士已下了浮桥,踏上了河内的空中,队尾的甲士还没有上桥。铠甲甚重,每一个甲士连衣甲、带兵器,负重数十斤,沉重的脚步踏在空中上,激扬起缕缕灰尘。

轻装步兵以后,就是黄巾军的雄师队了。

……

黄巾军的弓手、弩手向前挪动,举起弓、弩,停止反击。

跟着文太守来的那些郡吏,如五官椽韩亮、主簿王兰,并及诸豪家的家长和后辈早就胆怯惊骇,想逃离城头找个安然的处所藏起来了,见文太守下城,仓猝也跟了上去。

……

荀贞令道:“弓手暂退,叉手上前!”

只凭千余甲士是难以攻陷阳翟的。甲士上了城头后,就该这数千轻卒跟上了。

两汉之弩,弩力强的可达十石、十五石、二十石,四石弩很常见。四石弩的射程在两百步以上,两百步内,其力可破大盾。二三十支弩矢一放,黄巾军盾牌手的盾牌几近就全被刺穿了。因为弩矢的钻透力太强,有的盾牌质量又不好,乃至不但被刺穿,乃至一下就给劈碎了。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

相关阅读: 师弟太强,下山祸害师姐去吧    墓园崛起    逆转重生1990    五行农夫    沧海商田    重生之外星人附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