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回 大论天下意气相投[第1页/共3页]
此时天已微明,东方天涯出现一阵鱼肚白,这拂晓前的曙光,好似黑暗中看到的但愿,让人表情非常镇静。
“刚才他们说另有大队人马?周兄弟,事不宜迟,从速和我们一起走吧。”芈桓拉着周循,四人骑乘三匹骏马向城外僻静处飞奔而去。
“接下来情势将做何生长?”
“刘玄德发雄师不远千里远征,东吴只需避其锋芒,扼守关键,待其疲软之时,以逸待劳,一股而下,可获大胜。东吴另有精臣良将无数,精兵数万,粮草丰厚,刘玄德远道而来,必求速战,求战不得,必放心生烦躁,士气尽失。古语有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劳师远征,已犯兵家之大忌,焉有不败之理。”
芈桓俄然认识到,这小姜维此时还是魏国天水郡的中郎,刚才本身和周循的一番对话,完整针对的是魏国,却忽视了他的感受。更何况他刚才阐发得也头头是道,真不愧是诸葛智囊的传人,蜀汉大将军姜伯约啊。
东吴果多才俊,只是孙权不能用,如有朝一日孙权肯用之,这周循可真是我大汉的劲敌了。
“荆州乃是四战之地,是争夺天下的关头,若为曹刘任一方占有全境,可安天下,然我东吴只求偏安,亦无进取中原之气力,占有荆州,实在是鸡肋。可惜了,长此以往,吴、蜀联盟终因这块芥蒂,相互猜忌,同床异梦,没法做到法度分歧,这个联盟是要打扣头的,必为曹魏各个击破。”
“三国当中,曹魏最强,蜀、吴之间必成联盟,共同对抗北方。然蜀吴之间联盟并不安稳,冲突的核心在于荆州,荆州之于刘备,乃是实现隆中对,一统天下的关头,为其必争之地。然对于我东吴更是命脉,不管是哪一方占有荆州,都能够顺长江而下,一鼓作气,直接威胁扬州要地,这对于东吴来讲如同梗刺在喉,故而荆州亦是其必争之地。这就是吕子明白衣渡江,剿袭荆州的启事地点。”
“有理!”周循与姜维二人举起酒樽异口同声的道。
“恰是如此!”周循随声拥戴到。
这四人倒也一见倾慕,畅所欲言,竟然聊得非常投机。但多数是三个大男人在侃侃而谈,慕容慧双手托腮瞪大眼睛悄悄地聆听着,偶尔帮他们加些酒水。
芈桓、姜维二人看着周循,表示他接着说下去。
当下,这两人瞥见周循正与三人对峙相持,觉得周循也是受命来拿人的。
芈桓心中不由得升起无穷感慨,思虑有顷,慨然道:“如兄弟这般阐发,若我主不出兵征吴,则吴、蜀气力犹在,重修盟好,同心合力,勠力北伐,则天下可定。”
“方今天下,曹操雄踞北方,中原地区自来是经济繁华,物质薄弱,更兼挟天子以令诸侯,虎视天下;我东吴坐拥荆、扬二州大部,交州亦在其股掌之间,然荆州方才占有,民气机变,尚未稳定,加上南边诸郡县多未野蛮,实则根底未稳,故而进取不敷,仰仗长江天险守城不足;刘备具无益州、汉中之地,占有天府之国,自失了荆州以后,权势大减,当年诸葛先生之隆中对终成幻影,更兼南中之地不时掣肘,难有寸功。但仰仗蜀道之难,紧紧节制汉中,严守各路隘口,可保一方安然;至于极北之地公孙瓒占有幽州,公孙度占有辽东,尽皆偏僻蛮荒之所,拓展空间有限,不敷道也。如此三足鼎立之势已成。”
“本日之天下大局如何?”芈桓见周循的阐述很有建立,摸索着问道。
“我大魏君明而臣贤,良臣虎将车载斗量,带甲数十万,物质充盈,岂可一朝至败?”一边的姜维忿忿不平的道,“况两川之地守成不足,进取不敷,我只需遣一大将进驻长安,经略雍、凉二州,西蜀来犯,则派兵扼守祁山要道,不与力战,只需迟延光阴,彼军粮草必难觉得继,无功而返。东面亦如是,滚滚长江虽隔绝了我军南进,东吴天然也难以越江作战。加上吴、蜀实为两国,其心必异,法度必定难以调和分歧,南北对峙,胜负尚未可知也。”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