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章 大义名分很重要[第2页/共2页]
以蔡邕的名誉和才华,他会很快将吕布背诺的事情传遍天下,到时候天下人都会嘲笑吕布,那他今后还能有甚么作为?
董卓现在之所觉得所欲为,就因为颠末合法法度接任的天子刘协在他节制当中。如果没有了刘协来帮着他保护大义名分,他就成了无根之木,充其量也就是凉州军阀罢了。
如果吕布没有获得朝廷的加封承认,就算他拥兵自重,能征善战,也不会获得浅显老百姓的认同和支撑,特别是不会获得士人阶层的支撑。
对于朝廷派来的使者,吕布和丁原等人都是礼敬有加,没有涓滴的怠慢。
这是一种非常可骇的速率!
特别吕布,对蔡邕的到来的确是有些不测欣喜。
对于董卓的这番防备和算计,陈宫早就看破,他一回到永安,就提示吕布千万要正视蔡邕,特别是在与董氏女结婚这件事情上,不成粗心和草率。
第三重筹马,是吕布主动提出来跟董氏联婚。这个筹马看似分量最轻,却为此后的很多事情埋下了伏笔。需求搬出来用时,能够成倍的放大结果;用不着的时候,对吕布毫无束缚效力。
吕布的言谈举止不似文人那般儒雅,但也没有武将那种粗鄙,吕布举手投足间都透着一股子平和与自傲,让人感觉他轻易靠近,但却不敢等闲去冲犯。
除此以外,蔡邕还要当一回证婚人,亲眼看到吕布与陇西董氏女结婚。这项任务,固然是私事,但倒是最首要的一件事情。董卓想让吕布尽快率军分开河东,吕布的存在让他感遭到了庞大的威胁。
吕布用了三重筹马,终究从董卓实际节制的中心朝廷那边获得了本身想要的政治好处和大义名分。
“天策大将”这个封号到底有多牛逼,只要当事人吕布内心清楚。或许在别人看来,“天策”跟“奋武”、“建威”“平狄”之类的封号并无辨别,不过就是一个听上去有些威风的封号罢了。
董卓让蔡邕带着董氏女前来河东,让他担负证婚人,亲目睹证吕布与董氏女的婚姻,如果吕布在婚后回绝实施信誉,他就得考虑背信弃义的卑劣结果。
蔡邕是这个期间大汉最驰名的学者,他不但精通经史和乐律,并且善于辞赋,在书法一道也有很深的成就,精于篆、隶,还自创了“飞白”的誊写体,对后代的影响甚大。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