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但有远志,不在当归[第2页/共3页]
此时天下三分,时人皆以为,天下局势在曹魏,也有很多人以为公道却在蜀汉。刘备汉室以后,仁义为先,中道创业,屡战屡败,却永不言弃,终成一代雄主,故很多人对蜀汉均怀有怜悯之心。
姜维微微点头,这就是家生子的好处了。他又看向马钧,正色道:“德衡兄,我姜氏乃汉室忠良,世受国恩,维此番并非赴长安就值,而是前去蜀地投奔汉中王。回籍祭祖只是维举家分开冀城的幌子。敢问德衡兄,还愿与我同业否?”
姜维面朝马钧,正色道:“维之志向,乃是一匡天下,九合诸侯,为炎汉继绝嗣,为万世开承平!”
姜文、姜武不假思考道:“少主去哪,我等便跟去哪儿,全凭少主叮咛。”他们也不晓得汉中王是谁在哪儿,只晓得姜维是他们主心骨,刀山火海自当跟班。
马钧已是变了神采。
姜维见状,晓得马钧已是起疑。他本欲到了武都后,方才将打算合盘拖出,不料母亲口快说漏了嘴。眼下既然已经瞒不住了,干脆说开了便是。
而后小卒本欲提早开门放行,却为姜维禁止:“郡中既然定下开门时候,该当遵循而行。我身为本郡中郎,岂能知法犯法?无妨,不过等上一等罢了。”贰内心实则有些忐忑,只恨不早越早出城越好,但他面上却保持着古井不波的模样。倘若提早开城出门被故意人撞见,只怕引发不需求的波澜。
天下久经战事,乡野苍活泼辄被各路豪强拉丁入伙,或被掠取粮食品资,没了男丁和口粮,剩下的老弱病残又能对峙多久?有门路早已投奔他处,没门路的便只能在原地哀嚎等死。
行出十余里路,便进入秦岭山脉西延长段。正值夏季,野花茂草,目之所及,皆是郁郁葱葱的青山,越行到山脉深出,越见千山万壑,重峦叠嶂,青松似海,云雾阵阵,远景近物交叉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极美的图景。
但有远志,不在当归!
蜀国基业草创,汉中王也是一代明主,倒也是一个好去处,马钧对此本也不甚顺从,只是此番却要离家千里。前人眷恋故里,讲究叶落归根,他家中虽只薄田数亩,草房一间,十数年来也是挡风挡雨、赖以资养,马钧一时难以弃取,堕入深思。
许是两兄弟极少外出远游的原因,此番得知要出城去,皆是冲动不已。
时天已大亮,但距分开城门另有一炷香工夫。城门表里已有很多小贩、樵夫、金水车夫等各色人等堆积等待。
他复定睛望向姜维,只见面前之人神采刚毅,精芒毕露,神情气度较之刚结识之时,仿佛脱胎换骨普通。此人胸怀弘愿,又能屈能伸,当真是值得跟随之人。
翌日姜维起了个大早,岂料姜文、姜武两兄弟早早就已起来忙活。那厢杨氏也早已备好干粮净水,眼下正教唆兄弟二人往马车上搬送。
时下日头尚早,晨风温暖,并无炎热之感,路上一马平地,行人也是未几。姜维等人精力奋发,一起上说谈笑笑,向南行去。因马力足健的原因,一行人马不断蹄,脚程极快。
此番南行,短时候内只怕回不得天水。按着朋友之情,他本该当同尹赏、梁氏兄弟知会一声。只是此事事关严峻,倘若冒然奉告,一则有保密杀身之虞,二来也怕事发后为朋友引来费事,故而一概未曾奉告。只在夜间,方向杨氏、姜文、姜武宣布,明日一早回籍祭祖之事。
姜维知他所想,也不催促。
姜维知贰心中所想,笑了笑道:“德衡兄,你我都是胸怀天下之人。须知良田千顷,岂在一亩。但有远志,不在当归也!”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