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华容道(2)[第1页/共3页]
“丞相,想当初关某兵败,固然蒙你厚恩,可我白马坡斩颜良,延津渡诛文丑,已然酬谢丞相。本日之事,我岂能以私而废公?”说到这里,关羽把脸往下一沉,卧蚕眉倒竖,丹凤眼圆睁。
正当中红月光,月光中斗大的一个“关”字。就在大纛旗下,一匹赤兔马,鬃尾乱乍,膘满肉肥,马的色彩跟赤炭似的红。
曹操岂能不知?
就如关羽之武功,仍然来不及挡下。曹操应箭而倒,曹营诸人大惊叫道:“丞相!”纷繁抢上。
曹操说完这句话,昂首再看,俄然发明关羽停顿了一下,眉毛往上一动。就悄悄这么一动,曹操察言观色,心道:这回我可算有救了。
曹操一看,差点儿被惊的背过气去。第一次在乌林碰上赵芸,曹操差点儿落马;第二次在葫芦谷口遇见张飞,曹操魂飞魄散;这回在华容道碰上关羽,曹操就完整没脾气了。
关羽心顿时软了,他把头一低,大刀悄悄一举。曹操吓得一颤抖,觉得关羽拿刀要杀他呢。云长把马头往回一勒,往下传令:“人马让开。”
“关将军,现在我兵败势危,已然无路可走,万望将军以昔日友情为重,放我一条活路。”
曹操接着说:“云长,当初你封金挂印,不辞而别,我到灞陵桥给你饯行。你千里走单骑,庇护两位皇嫂一起艰巨,我并未派兵追杀于你,而是派使臣晓谕沿途,给将军放行。关将军,我可没干出乘人之危的不义之事,这段情义不知将军记得否?我并非施恩望报,我信赖将军素讲信义,久已闻名,定会名不虚传。明天,曹操苦苦相求,关将军就忍心见死不救吗?”
固然下了令,可再转头一看,一点儿动静都没有,兵将个个愁眉不展,低头不语。一名军校靠曹操近些,鼓足勇气悄悄说道:“丞相,末将即使不怕死,可现在战马已经没有力量了,怎能再上前厮杀?此时冲杀无异于送命啊……”
他应变极快,心道:“现在有死无生,要么鱼死,要么网破。”
刀长五尺,刀头二尺半,刀杆二尺半,是典范的疆场上所用的军刀。
曹操低头一想:这倒不失为一个别例,总不能引颈受戮吧?豪杰固然疆场死,可也不能如此窝囊。当年韩信甘受胯下之辱,方才有了大汉天下,现在只要关羽放我过了华容道,回到许都后便能够提兵来报赤壁之仇。
五百校刀手摆布一分,当中扛出两杆门旗,门旗上写着两行大字,这边是“赤兔马人间少有”,那边是“偃月刀天下绝伦”。当中掌旗官高挑绿锦大旗,被风一刮,行舒就卷,衬铃直响,上面绣着“汉寿亭侯”。
这清楚是要放曹操。
曹操毫不害怕,一昂首二次在顿时拱手道:“关将军,想当初徐州城外土山上商定三事,曹某并未失期,可将军你过五关斩六将,连杀我军将领。可我是如何对你的?我力排众议,派人连送三道大令,乃至派张文远到黄河渡口传我的口谕,让你平安然安到河北寻兄。又有哪点虐待了你?关将军,当日汝南城一见,你和段大虎一战,我就有爱才之心。可只恨我曹操福分陋劣,不能跟将军同舟共济,共享繁华繁华,但大丈夫生在六合间,以信义为重,岂能负你?何况将军深明《春秋》,岂不知庾公之斯追子濯孺子之事乎?”
曹操一惊,打了个暗斗:这是要杀人啊!
庾公之斯追子濯孺子是春秋时产生在魏国的一个故事。庾公之斯的师父是尹公之他,尹公之他的师父是子濯孺子,学的是射箭。当时兵戈是车战,在战车上兵戈首要的兵器就是弓箭,庾公之斯跟子濯孺子当中还接着一辈儿,就是尹公之他。有一回卫国的国君派庾公之斯去追子涩孺子,子濯孺子老了,没有力量拿起弓箭应战了。倘若庾公之斯不讲义气,射出一箭便能够把子濯孺子射死,可庾公之斯没这么做。庾公之斯说:“你放心,我跟尹公之他学的射箭,尹公之他又跟你学的射箭,我怎能忍心用你的射箭技术来伤害你呢?”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