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长安乱(上)[第1页/共2页]
董卓也坐在老夫人身边,恭敬道:“孩儿将往长安,受汉帝禅让,母亲你今后便是这天下的太后了!”
“哈哈哈,好!”董卓听得李肃的解释,一下子喜笑容开,持续行进。
朝中百官迫于董卓淫威,早早列队在城外相迎。董卓从辇中走出,跨上了先前的骏马,居高临下看着诸臣。
“入城!”
“何事?”
殿上顿时鸦雀无声,静的只能听到董卓的喘气。
“臣下在!”四个彪形将军领命而出。
“吾儿为国事忧心劳累,可别坏了身子。”老夫人如同枯枝般的双手紧紧握着董卓搀扶着她的臂膀,一双浑浊的眼中满是慈爱与心疼。
“不必……不必,凤儿也不小了,守着我这把老骨头何为,倒是你也该上心着替她寻户好人家了。”
“臣下在!”
“回郎中令,太师仍在郿坞。”
……
“哈哈哈哈!好!某董卓为大汉殚精竭虑,实在已将忠义效尽,现在受禅,也是适应天命,合情公道!”
长安,李府。
“母亲勿虑,待孩儿登上帝位,便马上出兵河北,将凤儿寻来,日夜伴随母切身边!”
“诸位,本日这般气候,某让你等久等了!”
“回禀太师,现在陛下龙体方愈,正欲调集诸卿百官于未央殿,商讨禅位于太师之事,故有此诏。”
“……早些返来,阿母等你。”
“吾那凤儿,等着大父。待某登上天子之位,必率我西凉铁骑踏平河北,平靖天下!”
“太师的动静,有了么。”
“现在时节,这般气候可未几见。”
李肃一身甲胄,急步趋之殿前,朝董卓下拜道:“臣,虎贲中郎将李肃,拜见太师!”
“臣等——遵旨!”
“哈哈哈!”董卓大笑,“母亲将为国母,岂能不预先有所感悟?孩儿去去就回!”
“仲颖!”
“好!王司徒忠心可嘉!”董卓对劲地环顾了一圈,心中却俄然格登一下,“为何不见郎中令?”
行路未到三十里,董卓所乘之车俄然有一轮断裂。董卓受了一惊,下车乘上一匹骏马持续前行。
不过前些日子,董白倒是想起给她大父手札一封,言明本身在河北中山国跟从王越习武,想要熬炼本身的技艺,常日糊口尚可如此,董卓也总算在发了一通火后将悬着的心放下。
却说自董白分开长安以来,董卓的脾气是日渐残暴,单被他没由头斩杀的朝中大臣就不下双手之数,而因为一撮两撮小辫子就家破人亡的更是不成计数。
李肃不慌不忙道:“这意味着太师即将受禅代汉,弃旧换新,不日便乘玉辇金鞍的前兆啊!”
母子闲话半晌,董卓起家告别,正下殿外石阶时,忽听老妇人在殿前呼喊道:
与此同时,郿坞。
“车折轮,马断辔,这是甚么前兆?”
“召!”
“是。”
董卓对摆布各做安排,而后仓促快步走下议事殿,一起小跑赶到了其母憩息的殿室。
丢了宝贝孙女儿,董卓近乎茶饭不思,更别提丢在一旁的刁秀儿一事。这位迟暮的枭雄容颜愈发衰老,情感也常常失控,使得全部长安城都覆盖在这位魔王动辄起火、血流漂杵的可骇当中。
“李傕,郭汜,张济,樊稠!”
“母亲您多虑了,孩儿结实的很!”董卓笑着拍拍胸膛,“孩儿也要向您一样,千秋无期,再活它几十年!”
“好!那阿母就陪着你,好好活着!”老夫人笑着坐下。
“臣,谢陛下隆恩!”李肃伏地更深,只是埋入袖中的眼神尽是讽刺。
“王司徒已命人筑受禅台,只等太师到来。”
双臂伸开,这位魔王接管着世人的朝拜赞美,又走到殿中对李肃笑道:“某若当上天子,就封李将军做执金吾!”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