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杜少卿夫妇游山迟衡山朋友议礼[第1页/共5页]
次日,便到北门桥去拜庄绍光先生。那边回说:“浙江巡抚徐大人请了游西湖去了,另有些日子才得来家。”杜少卿便到仓巷卢家去会迟衡山。卢家留着用饭。迟衡山闲话提及:“现在读书的朋友,只不过讲个举业,若会做两句诗赋,就算雅极的了。放着经史上礼、乐、兵、农的事,全然不问!我本朝太祖定了天下,大功不差似汤武,却全然未曾制作礼乐。少卿兄,你此番征辟了去,替朝廷做些端庄事,方不愧我辈所学。”杜少卿道:“这征辟的事。小弟已是辞了。正为走出去做不出甚么奇迹,徒惹高人一笑,以是宁肯不出去的好。”迟衡山又在房里拿出一个手卷来,说道:“这一件事,须是与先生筹议。”杜少卿道:“甚么事?”迟衡山道:“我们这南京,古今第一个贤人是吴泰伯,却并未曾有个专祠。那文昌殿、关帝庙,到处都有。小弟意义要约些朋友,各捐多少,盖一所泰伯祠,春秋两仲,用古礼古乐致祭。借此大师习学礼乐,成绩出些人才,也能够助一助政教。但制作这祠,须数令媛。我裱了个手卷在此,愿捐的写在上面。少卿兄,你愿出多少?”杜少卿大喜道:“这是该的!”接过手卷,放开写道:“天长杜仪捐银三百两。”迟衡山道:“也很多了。我把积年做馆的修金节流出来,也捐二百两。”就写在上面。又叫:“华士,你也竭力出五十两。”也就写在卷子上。迟衡山卷起收了,又坐着闲谈。只见杜家一个小厮走来禀道:“天长有个差人在河房里要见少爷,请少爷归去。”杜少卿辞了迟衡山返来,只因这一番,有分教:
又过了几日,娘子因初到南京,要到内里去看看景色。杜少卿道:“这个使得。”当下叫了几乘肩舆,约姚奶奶做陪客,两三个家人婆娘都坐了肩舆跟着。厨子挑了酒菜,借清冷山一个姚园。这姚园是个极大的园子,出来一座篱门。篱门内是鹅卵石砌成的路,一起朱红雕栏,两边绿柳掩映。畴昔三间厅,便是他卖酒的地点,那日把酒桌子都搬了。过厅便是一起山径,上到山顶,便是一个八角亭子。席摆在亭子上。娘子和姚奶奶一班人上了亭子,旁观景色。一边是清冷山,高高低下的竹树;一边是灵隐观,绿树丛中,暴露红墙来,非常都雅。坐了一会,杜少卿也坐肩舆来了。轿里带了一只赤金杯子,摆在桌上,斟起酒来,拿在手内,趁着这春光融融,和蔼习习,凭在雕栏上,流连痛饮。这日杜少卿酣醉了,竟携着娘子的手,出了园门,一手拿着金杯,大笑着,在清冷山冈上走了一里多路。背后三四个妇女嘻嘻笑笑跟着,两边看的人目炫神摇,不敢俯视。杜少卿佳耦两个上了肩舆去了。姚奶奶和这几个妇女采了很多桃花插在肩舆上,也跟上去了。
巡抚部院李,为保举贤才事:
当下走过淮清桥,迟衡山路熟,找着房牙子,一起看了几处河房,多不中意,一向看到东水关。这年是乡试年,河房最贵,这屋子每月要八两银子的租钱。杜少卿道:“这也罢了,先租了住着,再买他的。”南京的民风是要付一个进房,一个押月。当下房牙子同房东人跟到仓巷卢家写定租约,付了十六两银子。卢家摆酒留迟衡山同杜少卿坐坐,到夜深,迟衡山也在这里宿了。
钦奉圣旨,采访天下儒修。本部院访得天长县儒门生员杜仪,操行端醇,文章高雅。为此饬知该县儒学教官,即敦请该生本日束装赴院,以便磨练。申奏朝廷,引见擢用。
次日告别出来。他这番盘程带少了,又多住了几天,在辕门上又被人要了多少喜钱去,叫了一只船回南京,船钱三两银子也欠着。一起又遇了顺风,走了四五天,才走到芜湖。到了芜湖,那船真走不动了,船家要钱买米烧饭。杜少卿叫小厮寻一寻,只剩了五个钱。杜少卿算计要拿衣服去当。内心闷,且到岸上去逛逛,见是吉利寺,因在茶桌上坐着,吃了一开茶。又肚里饿了,吃了三个烧饼,倒要六个钱,还走不出茶社门。只见一个羽士在面前走畴昔。杜少卿未曾认得清。那羽士转头一看,忙走近前道:“杜少爷,你如何在这里?”杜少卿笑道:“本来是来霞兄,你且坐下吃茶。”来霞士道:“少老爷,你为甚么独安闲此?”杜少卿道:“你几时来的?”来霞士道:“我自叨扰以后,因这芜湖县张老父台写书子接我来做诗,以是在这里。我就寓在识舟亭,甚有景色,能够望江。少老爷到我下处去坐坐。”杜少卿道:“我也是安庆去看一个朋友,返来从这里过,阻了风,现在和你到尊寓顽顽去。”来霞士会了茶钱,两人同进识舟亭。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