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国士无双[第2页/共2页]
因为当日已晚,领了新圣旨的孙承宗也没法连夜进京,只幸亏潞河驿住了一晚,第二天再进京入宫觐见。
在阉党和东林对孙承宗的弹劾中,督师蓟辽四年而徒劳无功,是最令其寒心的一种控告。
当然,朝局的生长,并没有让孙承宗绝望,特别是新天子的表示,给了孙承宗一种大明答复的但愿。
以是第二天上午,文华殿的小朝会方才结束不久,王承恩就来陈述,说新任兵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孙承宗,在乾清门外要求觐见。
但对于本身至心尊敬的孙承宗,他却不能让他跪太久,是以孙承宗膝盖刚着地,就立即上前搀扶,连说:“爱卿免礼,爱卿免礼。”
一念及此,孙承宗分开锦凳,再次跪下施礼,然后说道:“陛下待臣如国士,臣必以国士报陛下。陛下但有所命,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朱大明看着有点惶恐的孙承宗,浅笑说道:“孙爱卿多虑了。爱卿督师蓟辽期间,修复大城九座,堡垒四十五座,招练兵马十余万,复土四百里,招募流民屯田万顷,力保辽东数年无事。万历以来,运营辽东的文臣很多,但未有如爱卿者也。给卿再多礼遇也不为过啊!”
直到这时,孙承宗才在次子及老仆的伴随下,轻车简从,出发朝京师而来。
俗话说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孙承宗就是朱大明决计栽下的第一棵梧桐树,他的起复,会给一批真正忧国忧民的有识之士以信心和但愿,然后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才,逐步集合到朱大明的身边。
朱大明让内阁拟旨,加封孙承宗为武英殿大学士的当天,即令王承恩派得力内侍,带着新词的朝服,与内阁传旨的中书舍人,一起到通州的潞河驿等待。
孙承宗运营辽西走廊多年,所做的全都是打根本、利长远的事情,不像袁崇焕因为守宁远时红衣大炮偶尔伤了努尔哈赤,今后名声大噪、名扬天下。
督师蓟辽四年间,孙承宗屯垦练兵、筑城备战,虽无赫赫军功,但也力保辽东无事。
孙承宗潞河驿拜相,一时传为嘉话,而这个动静也顺着大运河很快传遍了天下,也给很多有识之士以莫大的鼓励,新天子看起来是一名英主,新朝一派新的气象。
朱大明也是赶紧起家,上前搀扶。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