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货币问题[第2页/共2页]
而剩下的,现在正陆连续续地从扬州启运,走大运河往京师运来,伴同返来的另有巡盐御史、钦差大臣鹿善继。鹿善继是奉天子之命返来的。
三个月来,鹿善继带着锦衣卫,在骆养性的共同下,仅在扬州、南京两地,以查抄阉党的名义抄到的银子,就超越了四千二百万两。
应当说,十七世纪之初的大明,不是没有银子,没有银子的只是朝廷罢了。当时中国对西方出口了大量的茶叶、瓷器和丝绸,是以从西方流入了大量的白银,但这些白银有相称一部分被官方窖藏,没有进入畅通,以是才形成市道上的通货收缩。
比如当时一个姓周的扬州盐商,家资大富,但倒是个典范的守财奴,死的时候把子孙叫到跟前,跟他们说本身赢利的法门,两个字“不消”,是以积累了大量的银子,请了很多看家护院的守着,成果到了满清军队屠城的时候,上千万两的产业都被清军抄了去。
朝廷给文武官员们发的俸禄内里,除了必然的折色也便是银子以外,其他的就是所谓的本质,即米、布和宝钞。这也是朝廷高低官员们对天子不满的一个首要启事。
现在这些两淮盐商们多年堆集的财产,都被鹿善继、骆养性以阉党余孽的名义抓捕下狱,个个判了个抄家斩首,全数都归了天子和户部。
“如许,一个银元锻造的时候,含银八钱或九钱,便能够这算铜钱一千文。既便利照顾利用,又省去了火耗费耗。再加上一个银元的含银量只要八钱,天下大大小小的守财奴,也就不会再把银子铸成银锭藏起来,天下也就不会再缺银。这是朕的一点设法。三位爱卿看看是否可行?”
明朝的灭亡主如果亡于财务上的崩溃。对此,具有后代灵魂的崇祯天子当然清楚,毕竟大明这么大,而朝廷每年的现银支出才不过五六百万两,即便是加上辽饷也不超越八百万,这是很不普通的。
而要拉拢拉拢绝大多数的官员,最好的体例莫过于,用他们中的部分人所说的“带血的银子”,给他们涨俸禄。当他们拿到手中的俸禄,也是来源于这批银子的时候,想来他们就不会再站着说话不腰疼了。
到了崇祯元年三月中旬的时候,此前对于朝廷高低阉党的措置已经结束,遵循当时的科罪,该抄家问斩的一个不留,给放逐放逐的也都押送上路,需求交银恕罪的也都全数完成,措置里四五百个文武大臣,共抄没银子九百余万两现银,而其他财物、田产、宅院还在措置当中。即便是这些银子也够崇祯天子花消一阵子了。
至于财务题目,崇祯天子有本身更加长远的设法,那就是铸新钱。现在的大明,是铁钱、铜钱、宝钞与银子共同畅通,并且银贵而钱贱,铁钱和宝钞更是没有代价。而朝廷印制的宝钞,成了圈钱的一个东西,是明末的一个弊政,百当一都没人要。
能够说,鹿善继阐扬的感化,已经远远超出了崇祯天子把他派出去时的设想。现在财务题目已经不再如汗青上的同一个期间那么紧急了。俗话说,好钢要用在刀刃上,鹿善继如许的军事人才,当然不能老是搁在南边帮天子捞钱。崇祯天子对他天然有更好的安排,那就是蓟辽督师的位置。
对于这些极少数的弹劾,崇祯天子当然是不予理睬。但是对于大多数的官员,他还是要争夺的,少数才调杰出的官员当然首要,但是大明的天下,毕竟还是要靠绝大多数的官员来支撑。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