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证人[第1页/共3页]
里间的虎嬷嬷缓慢地抓住了袖中的金簪。
秦老先生一惊,看向翠儿。
吴少英低头拭了拭泪,又持续哽咽着说:“门生与表姐说完话,也就分开了,并不晓得背面如何。直到……昨日见了翠儿这丫头,才晓得另有后续!何氏那贱人,竟然……竟然以此为把柄,在表姐面前诬告她夜间私会外男!”
秦老先生听到这里,打断了吴少英的话:“这是何故?大儿媳跟你说这些,莫非……”
秦老先生记得有这么回事,里间的虎嬷嬷也记得。秦平的百日祭,关家身为岳家,依礼也该列席,以是要提早两天问明白详细的安排,好肯定解缆的时候。这类事儿本来应当是关大舅来办的,不知为何,关家人竟没来,反而是表亲吴少英孤身骑马来了。他还给表外甥女秦含真带来了一些药材,但愿能给她带来一些帮忙。
秦老先生沉着脸道:“把那卖花婆子押回家里,叫她一个个认人,总有认出来的时候!”对了,二儿媳的娘家兄长在县城里还租了个小院暂住,固然他现在送梓哥儿姐弟俩回大同去了,但必定也留了人手看屋子。那些仆人也不能漏畴昔。因为比拟住在秦家大宅里的二房仆人,这些人出入办事更便利。
翠儿眼神飘了一下:“不……不是,谎言的事,是在大奶奶死了以后,二奶奶才叮咛下去的。先前……二奶奶安排的是别的……”
齐主簿把该说的话都说完,就先一步起家告别了。他这回卖了两个大大的情面,胜利交友了县中德高望重的大儒秦老先生,以及与绥德知州订交莫逆的吴少英,心对劲足。
那天夜里,入夜不久,翠儿就前去寻吴少英,言明大奶奶关氏有请。吴少英固然不解,但因为当时候还不算太晚,关氏又是他远亲的表姐,夙来亲厚,便跟着翠儿去了中院。
关氏没多久就到了,先是跟吴少英说了些家常,讲讲两人小时候的情分,接着就跟吴少英说,她与妯娌不睦,二房何氏刻薄,女儿又伤重,身上没有子嗣,怕此后日子难过。她传闻表弟将近补官了,如果能有个一官半职,也算是娘家的助力,对上有二叔秦安撑腰的何氏,也能有点底气。她将亲生女儿与娘家父母一道拜托给了表弟,求他将来多多照顾他们……
翠儿哭泣一声,颤抖着声音道:“二奶奶……二奶奶痛恨大奶奶老是揪着章姐儿推桑姐儿下坡的事不放。太太还提过,二奶奶偏疼女儿,为人又刻薄,怕她把梓哥儿给教坏了。现在大爷没了,只留下一个闺女,断了香火,不如把梓哥儿过继给大奶奶,算是大爷的儿子。二爷反正还年青,总会再生儿子的。就当作是二房害了长房的女儿,赔一个儿子归去。二奶奶说,她毫不会把儿子给了大奶奶,又怕大奶奶不依不饶,端的害了章姐儿,以是……要坏了大奶奶的名声。二奶奶说,只要大奶奶被赶出秦家,长房没了人,也就没人能逼她过继儿子,舍弃女儿了。”
交好了秦老先生,这米脂县内就不会有人寻他费事,还与秦家弟子都拉上了干系,此后儿子肄业交友都便利多了。
交好了吴少英,米脂县在绥德州辖下,绥德知州恰是他的顶头下属,更别说吴少英在国子监多年,想必也结识了很多出身国子监的官员。有他牵线,此后还用得着担忧宦海人脉么?
这时候,吴少英主动开了口:“教员莫急,这事儿门生也晓得一些。这丫头是因为妄图小利,被府上二奶奶拉拢背主,是以不敢诚恳招认罢了。待门生为您一一道来。您还记得……在师兄百日祭前两日,门生曾奉姨母之命,前去教员府上扣问祭礼安排么?”
翠儿抖了一下,惊骇地伏下身去,支支唔唔地不敢多说。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