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姗姗来迟[第1页/共3页]
围聚的官员还未散尽,已有人迈进都察院的后衙,给南瑾报上喜上加喜的好动静,朗声由外至内:“南大人,你本日但是双喜临门啊!”
固然婆婆嫂嫂弟妹闹心,但是夫婿格外体贴,儿子又孝敬懂事,温氏内心头虽不是满满的甜,却也非常欣喜,当下,也不再多言,由着崔妈妈一勺一勺细细喂喝下一碗参汤。
襁褓里的闺女,红红皱皱一团肉,生的是可贵一见的胖,比几个哥哥都要胖,胖得让南瑾细心瞧了半天,也没辩白出来,这丫头究竟长得像谁。
南瑾极少笑,现在却微扬唇角,道:“玉珑,辛苦你了。”
传旨寺人眉花眼笑,冲南瑾拱了拱手,嗓音略尖:“恭喜南大人高升。”再冲四周都察院的各级官员拱手表示:“咱家另有要务在身,就不打搅诸位大人啦,告别。”
隆冬的气候,这一日却可贵清冷。
崔妈妈喜笑道:“夫人放宽解便是,不管是少爷还是蜜斯,二老爷都欢乐得很,就看大房那边,这回能不能一举得男了,归正呀,他们不敢再打我们这一房少爷的主张了,二老爷并非愚孝,夫人的娘家也不是茹素的。”
说话间,一勺参汤又已送至温氏唇边。
崔妈妈从矮凳上起家,先揭开遮住参汤的碗盖,再从托盘上端起流花细瓷碗,而后坐回矮凳,拿汤勺在里头翻搅一阵,遣散了很多热意,再舀起一汤勺喂到温氏唇边。
南瑾捧着荣升吏部右侍郎的圣旨,对着四周同僚的恭贺声,不管是至心的恭喜语,还是冒充的客气话,南瑾均只庄严着脸,客气有礼回应,面上不见半分高傲得意之色。
伸手抚了抚温氏的肚子,崔妈妈对温氏笑道:“待夫人诞下蜜斯,夫人也后代齐备啦,今后呀,夫人有享不尽的福。”
世人回顾,只见身材高大的大理寺卿,穿戴一身官袍跨进门。
半侧偏了脸,悄悄上扬的嘴角,朝南府大房的位置撇了撇,颇不屑道:“那一房,见天的叩首烧香拜菩萨,也没见生下一名小郎来,一屋子的丫头电影,刚好凑一出九仙女。”
见温氏刹时变了神采,崔妈妈比温氏更严峻,忙问:“夫人,如何了?”
有嘴巴快擅八卦的已发问:“陆大人,南大人刚升迁至吏部,这是一喜,不知另一喜从何而来呀,快给我们说说。”
温氏本年虽已三十五岁,保养恰当的右手,还是白净纤纤,此时正轻搭在高高隆起的肚腹之上,中间的矮凳上,坐着温氏暮年的陪嫁丫环,现在的第一亲信管事崔妈妈,生得皮肤白净,眼睛有神。
南府二老爷南瑾正在朝宣旨的寺人叩首:“谢主隆恩。”而后双手平举过甚,接过传旨寺人交托的圣旨,再站起家来。
南瑾在公事上夙来恪守己责,不早退不早退,待他看到新出产的夫人和新诞下的女儿时,天气已暗淡。
崔妈妈越说越不忿,恨恨道:“平日待二老爷懒惰的很,用得着二老爷时,又端出一副老娘的架子,不提夫人新嫁的头三年,单说我们回京后的这三年,这老夫人生了多少是非。”
温氏笑着喝下一勺,道:“阿碧,我可没娇弱到需求喂的境地,你扶我起来,把碗给我,我本身来。”
南二老爷的正房夫人温氏,仰坐在廊下的躺椅中乘凉,穿一身月红色的薄绸夏衫,秀发如云,只簪一支八宝快意珍珠钗,神采澹泊地瞌眼浅寐。
看到温氏只抚着肚子,默声不语,忆及刚回京时的旧事,崔妈妈更是气愤:“二老爷回任京官,她们拾掇出来的院子像甚么话,打发乞丐住的么,另有,那大房自个生不出儿子来,怨得着二老爷和夫人么,见夫人连续生了四个好少爷,竟还想夺走小少年,过继给大房,大夫人是老夫人的远亲侄女,她倒心疼得不舍往大房里头多塞人……”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