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李辅国下江南[第1页/共2页]
但李光弼再有本领,架不住叛军势大兵众。守不住太原,哪怕郭子仪在河东关洛一线再有作为,也会被安禄山打通“火线通道”,澎湃的叛军铁蹄由太原北上,几近就能逆转全部大局。
宁国公主闻言黯然垂首,再无多言。
李辅国又恶狠狠阴惨惨地追加了一句:“陛下无妨点下钦差特使前去江南调兵宣召,奴婢鄙人,情愿披肝沥胆为陛下分忧解难!”
李泌和杜鸿渐敏捷地互换了一个眼神,都将阴沉的目光投射在一脸阴笑的李辅国身上。两人都是多么心智策画之人,焉能看不穿李辅国的那点心计。
李辅国这么一帮腔,李亨终究还是拿定了主张。他奋然拍案而起,目光炯炯地望向了粗陋的大殿以外,用一种近乎亢奋的语气再次下达了一道昭命。
宁国公主轻笑一声:“五妹啊,你可别不平气,乱世出英豪,这天下间的好男儿辈出,你安知人家就不是真正的少年豪杰?”
年长一些的女子大抵二十五六的模样,梳着贵族少妇常见的发髻,披着深色的裘皮披风,眉眼间弥荡着些许淡淡的忧愁之色。而年幼一些的女子,约莫二十出头,脸孔清秀,一身劲装,手执马鞭,浑身高低透着一股巾帼不让须眉的威武气质。
西塞边疆的春季来得格外早。午后,萧瑟的秋风漫卷过全部灵武城的时候,新皇临时驻跸的灵武都督府的正门敞开,两匹枣红顿时骑乘着两名女子缓缓而出,马后则跟从着数十神采寂然腰佩长剑的宫卫。
很简朴,不过就是任命李辅国为钦差特使前去江南宣召,调杨奇所属江南兵马渡江平叛如此。当然,关于孔晟的任命圣旨,也由李辅国到时一并宣布了。
应当说他挑选这条途径还是非常明智的。固然绕行了数百里路,但绝对是最安然的。如果与安史叛军相遇,哪怕是零散的散兵游勇,他带领的这支宣召步队也难逃毁灭的噩运。
他揽下这档子事主动表示情愿前去江南宣召,为新皇分忧解难是假,借机分开苦寒的灵武去江南繁华之地吃苦、捞点好处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是效仿在郭子仪军中监军的权监鱼朝恩,试图去军队中“历练”镀金,为将来更长远的政治野心打根本。
李辅国在路上得知安禄山正在调兵遣将、派史思明、蔡希德出兵十万打击太原的动静,不由悄悄吓出了一身盗汗。如果安贼叛军拿下太原,便能够由北道篡夺灵武,直接毁灭刚即位不久的李亨小朝廷。李亨如果垮台了,他这个合法红的权监也就谈不上甚么前程了。
“二姐,那少年实在也当真胆小猖獗,皇祖父的宫闱他也敢妄议置评?!那种富丽委靡的诗歌我不喜好,倒是那首满江红非常不俗,透出些志向和骨气,不过也顶多是夸夸其谈之辈罢了――将来如有机遇晤到此人,我就劈面问问他,他有甚么本领敢号称‘待重新,清算旧江山,朝天阙’?”纪国公主话语中不乏调侃之色,挥手甩了甩马鞭,收回啪的一声轻响。
望着拜伏在地的杜鸿渐和微微垂首的李泌,李辅国悄悄有些对劲。贰心道:嘿嘿,任你们这些文臣武将再受天子赏识、再有才调又有何用?到了关头时候,天子真正信赖和倚重的还是咱家这些近臣。
李辅国一个寺人能有这番见地,也算殊为不易了。只是他底子摆布不了战局局势,只能怀着一颗惴惴不安的心更加烦躁不安地加快了下江南的速率。
分开灵武以后,李辅国自知适逢乱世、一起之上乱军四起,为了保住本身的小命,顺利完成任务,他也不敢怠慢,披星戴月谨慎翼翼地沿着“敌占区”的边沿绕行河东避开关内,日夜兼程,筹办从山南境内进入江南。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