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 得寸进尺[第2页/共2页]
便是二儿子,也不该再辛苦的下田下地,与佃农雇工们扯皮了,没的白降落了他举人老爷弟弟的身份,――他们家既出了举人老爷,举人老爷又能免四百亩地的税,光是族人和远近农户们投田每年的收益,都充足赡养他们一家人了,何必再那般辛苦!
祝氏自不肯同意,不是因为旁的,最底子的启事,便是她怕祝宅变成施宅后,本身的爹娘很快便要被桃溪镇的统统人都忘个洁净,只要本身还记得他们了,固然那一天迟早要来的,她仍然但愿人们能多记得本身的爹娘一日便是一日。
再看自家已由祝氏出银子翻修过,在村里早已是数一数二的屋子,便也不扎眼了,感觉配不上他们老太爷老太太的身份,何况连儿媳都有丫头婆子使,他们当公婆的,却仍凡事都要亲力亲为,这世上哪有如许的事理?
这下施老太爷与施老太太都不欢畅了,你一言我一语的拿了祝氏嫁进他们施家这么多年,也没能为他们老两口儿生下一个孙子来发言儿,本就是两个再粗鄙不过的乡间老头儿老婆子,话能说得好听到那里去?
施老太太没几日便“病”了,既病了,天然要到镇上去看病,天然也要在祝家住上几日才是。
他是毫不肯承认本身才不如人的,也毫不肯承认以往的本身就是那井底之蛙!
然若不返乡,都城的开悲观大,又不是他能接受的,祝氏当然嫁奁颇丰,架不住他读书进学花消也大,更要赡养那么大一家子人。
所幸施延昌过后非常惭愧,抱着祝氏安抚了好久,又承诺将来等他高中了,如果能有幸留在京中,便带了祝氏母女进京,如果外放,也带了她们母女一起,总之毫不会再让她受这些鸡毛蒜皮的气,祝氏内心方安抚了很多。
但是这些还是末节,祝氏都能忍耐。
连续几日都去书房闹施延昌,弄得祝氏是又气又心疼,更怕影响了施延昌的学业,只得忍痛承诺了施老太爷与施老太太的要求,将大门口的牌匾,由“祝宅”二字,改成了“施宅”。
可惜施延昌还没高中,已然先变了心,娘亲等来等去,等来的倒是他在都城停妻另娶的动静,等来的是他亲娘和金氏一碗剧毒的砒霜!
只得本身一房有甚么,便给施老太爷施老太太和二房都渐渐的添齐了,家里也从之前的清平悄悄,渐突变得将近人满为得了。
当时金氏已经进门了,头胎也是女儿,祝氏倒也了解施老太太急于抱孙子的表情。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