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回 天台花影[第3页/共10页]
行路辛苦,但他的吐血之症却发作得少了。或许是青山白云熏陶之下,表情温馨超然,别无旁骛之故。 找到蒋灵骞却并不轻易。露台山中所多的是寺院和道观,虽乱世里香火残落,普通的小观宇多破敝不堪,但守院的和尚羽士还是有的。沈瑄常常借宿在庙里,趁便向仆人探听露台蒋翁住在甚么处所。不料统统的人闻声“蒋听松”三个字,脸上都挂了一层严霜。有的就冷冷地再也不理睬,有的看他边幅文弱不像恶人,遂一意劝他不要去找阿谁魔头。想不到蒋听松在这露台山,申明竟是如此可骇。 那日在桐柏观,欢迎的羽士本来甚为客气,一听沈瑄说去找露台蒋氏,顿时将他赶了出去,闭门不纳。沈瑄无可何如,看看天气晚了,遂找了一处树荫卧下。俄然有人拍拍他的头。 沈瑄一看,倒是一个过路的和尚。那和尚仿佛很老了,满面沟壑也不知是皱纹还是伤疤,神情却甚是慈爱超脱,像个得道之人。沈瑄赶紧起来施礼,老衲人合十道:“施主何不到贫僧寒舍住一晚,好过在这里风餐露宿。” 沈瑄道了谢,遂随那老衲人去了。老衲人背着一竹筐的草药,沈瑄接了过来背上,老衲人也不推让。 本来这老衲法号枯叶,并不在哪家寺院挂单,本身在琼台上面结了一间草庐修行。 “贫僧年青的时候略学过一点医术,现在在此地修行,偶然也给四乡的山民看看小病。这露台山里有很多可贵的草药啊。”晚间,枯叶一边在灯下检点着药草,一边向沈瑄先容。沈瑄自是里手,看看这些药草实在都是极浅显的种类,老衲讲的一些医理也是极平常不过的,他也只冷静听着,心想这老衲固然医术平平,可贵一片慈悲心肠。 夜里睡前,沈瑄鼓起勇气向枯叶探听露台蒋氏住在甚么处所。枯叶愣了愣:“你找蒋听松做甚么?” 沈瑄道:“不是找蒋翁。我有一个朋友是露台门下,正要去寻访她。” 枯叶道:“真是去探友吗?”眼神中竟有一丝焦炙。 沈瑄不觉脸红了红,但还是道:“真是的。” 枯叶看在眼里,仿佛松了口气,道:“本来如此,蒋翁仇家甚多,贫僧还担忧你是去处他寻仇的呢!那人很短长,只怕你要亏损。既是探友,倒也罢了。不过,这露台山上,很多年前就没了露台弟子了,只剩蒋翁和他收养的一个小女孩儿。你要找的,莫非是蒋家小娘子?” 沈瑄被人一语道破,禁不住有些惭愧,低声道:“恰是蒋娘子,长老晓得她吗?” 枯叶叹了一口气,道:“小的时候见过一两回。我听人说,这小娘子的手腕,不亚于蒋听松呢!你别招惹她啊。” 沈瑄当真道:“蒋娘子为人很好,她是我的朋友,长老不消担忧。”顿了顿又道,“究竟如何能找到她家,还请长老指导。” 枯叶却不答复,只是转过身挑灯,喃喃道:“不成去,不成去……”俄然又说,“蒋听松脾气暴躁,他的住处平素都没有人敢走近,碰上了他可不妙。施主,你听贫僧一句劝吧。” 沈瑄浅笑不语。枯叶见没法,只得长叹一声。 如许景象见多了,沈瑄也不再诘问,第二日告别枯叶就上路了。枯叶始终没有说出蒋听松的住处,却往沈瑄行囊中放了很多干粮,其情殷殷,沈瑄非常感激。 实在沈瑄固然探听不到甚么动静,还是有主张的。他想蒋听松既号“赤城隐士”,多数就住在赤城山。起码到了赤城,就会有线索了。这一日渐近傍晚,俄然瞥见前面的山峦之间一片丹霞,心不觉狂跳起来。 “赤城霞起以建标”,赤城山以霞闻名,倒是因为山顶的岩石呈赭红色,落日一照,灿若明霞,故为天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