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清穿之德妃日常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19.第19章 过年[第2页/共3页]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太皇太后在内心叹了口气,再想到那些莫名其妙没了的曾孙儿们,想到康熙几度在她面前暴露欲言犹止的神采,想到她早逝的后代们......这张灯结彩、锣鼓喧天的喜庆日子仿佛也失了几分色彩。

上个月,宜嫔一小我承宠十八天,可谓占尽了风头,连她这个贵妃也不及人家的零头。现在乌雅氏能分了郭络罗氏的宠嬖,佟贵妃当然乐见其成,破天荒地叫了绣瑜来承乾宫品茶,还赏了她一件法兰西进贡的多啰昵狐皮小袄。

更何况年节下事物烦琐,佟贵妃又是第一次今后宫第一人的身份呈现在宗亲群臣面前,更是谨慎细心了数倍。一个不留意,乌雅氏已经在皇上身边有了一席之地。

康熙在绣瑜的书桌上写字,俄然在案角上发明一叠用红木架子撑起来的硬纸,能够像书籍翻页一样高低翻开。纸上画着很多小格子,格子的一角写着日期,有的写着简朴的路程安排,比如“练字”、“赏花”之类的。

这个乌雅绣瑜,虽说是个聪明聪明的,但又总有些孩子似的傻气。

“好了。”绣瑜已经搁下了笔,退后一步,做出一个请君抚玩的行动。练羊毫字是经年累月的工夫,她那笔字就算要夸“横平竖直”都是勉强得很。康熙沉吟半晌,面不改色地点点头:“孺子可教也。”内心却盘算主张,要早点延请名师,让胤禛四岁,不,三岁就开蒙练字。

腊月二十三,内命妇外命妇在坤宁宫殿前恭敬地站做两列,佟贵妃在宫女的帮忙下把刚宰杀的八头生猪放入祭神的大锅里,白水煮熟,先祭奠神灵,然后再由在场世人分食。这叫“祚肉”,是赐福的。剩下的则送往前朝,单赐给天子的亲信重臣,代表“天子看好你哟,亲~”,传闻是种莫大的光荣。

但是绣瑜没有感遭到任何名誉或是神灵的眷顾,只感遭到了清朝暗中摒挡带来的可骇舌尖触觉——没油!没盐!没熟!凉了!还必须吃完!绣瑜内心流着宽面条泪,站在北风中,冷静把那拳头大小的硬邦邦冷冰冰的肉团塞进了胃里。

绣瑜从中间的楠木三层小屉中捡了个寿山芙蓉石的印章,沾了印泥盖在纸上给他看。康熙这下认出来,那是个小小的猫爪印,圆滚滚的看着讨人喜好,他不由好笑:“这寿山芙蓉石质地温润坚固,是历代文人刻印的首选之材,到了你这儿就拿来做这没端庄的玩意儿。”

终究到了除夕这日,本年绣瑜的位置较着前移,她坐到了敬嫔的下首,劈面是怀胎七个多月的郭络罗朱紫。开席初,本年五岁的太子穿戴杏黄色的吉服,头一个迈进了正殿的门槛。身后跟着比他高出一个头的五阿哥胤褆,再背面是奶母抱着三岁的小胤祉。最后承乾宫的谢嬷嬷抱着个红缎子承担,低眉扎眼跟着背面。

众妃都齐声唱道:“太宗仁德,臣妾铭记于心。”却不知太皇太后为何俄然讲这么一个故事。

那天归去今后,佟贵妃不是没思疑过绣瑜用心敷衍迟延。但是她态度陈恳谦虚,佟贵妃一时也拿不到甚么把柄,总不能直接说我看不上你儿子不想过继吧?

绣瑜只得应了,坐在炕上感喟,俄然拿了个锦盒,把本身妆匣里那些不常戴的金银钗环,捡那不甚精美、但分量重的装了二三十来样,递给春喜:“宫女寺人们辛苦了一整年,就盼着过年的时候得点犒赏。我们固然手头紧,也不能白委曲了底下的人。你帮我分给他们,每小我多拿几件都无妨,只是千万谨慎,别落了厚薄。再拿些银子给小厨房,寒冬腊月的,给大师补助点油水。”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

相关阅读: 在生存游戏做锦鲤    仙道丹尊    (快穿)吊死鬼的春天    界梦王者之御幻龙诀    护犊子大魔王    我的时光恋人希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