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辈份引发的争执三[第2页/共3页]
“为帝王者,不妄一统江山,安宁天下,何故为帝?诸位说来,此中不愤,不因今上是否贤明,是否爱民,只因他是满人,是以,诸皆不平,是与不是?”明显不太小小冲弱,尚未及冠,但此一问,却透着那骇人的气势。
“你个黄口小儿实在可爱,我们是要请今上错而改之,何时是要天下复兴烽火了?”
而后第二日,第一版民报印刷出来,内容皆是这五日来,诸多学子论政之言。是的,讨伐康熙罪名的一场堆积江南各地学子的论会,最后却定为论政之言。康熙未曾究查将他骂得最狠的几位文士,反而还委以他们重用,民报之事,尽交到骆先生等人手中。
“皇上圣明!”有些人已了然康熙设民报之意,诚如骆先生。然大部分之人,倒是茫然的,但是,这并不防碍他们得了康熙承诺毫不秋后算账后,逃过一劫的高兴。
“贤人云,金无赤足,人无完美。今上虽是满人以后,然其豪杰家,尊汉民,记先时唐太宗本是鲜卑族人以后,但他自即位以后,励精图治,创下贞观之治,其威名远扬外洋。百姓皆知,豪杰不问前程,我听着诸位争辩数日,皆言今上出身满族,语中皆是鄙夷,莫非,因其为满人,是以他为国为民,为天下为百姓支出的统统,便该被人忽视?汉人,竟是如此狼心狗肺?”
停顿了扫了在场的人,很多的人都感觉菊花一紧,“我倒想问问,从古至今,除春秋战国之时,百家争鸣,历朝历代,有哪位圣君,能有今上之襟怀,任尔等再三唾骂,却未曾加一指于尔等之身?”
“罢了,罢了,皆是我们执迷不悟啊!不过为君戋戋家事,何故扯上君之德。”一个老先生站了起来,拿过一旁的烛火,将那写了五天的丈纸扑灭,一声声唤道:“骆先生!”
“诸位那般瞧不起满人,如何此时提及清兵奋战沙俄,守住国土一事,却受之泰然。世人皆道女人善变,却不知,诸位饱读诗书之人,却与妇人无异!”这小公子可真够毒舌啊,这骂人也忒狠。此中又以那刚才说话的青年为最,一脸俊脸,此时已是一片乌青。
再之一问,更是让人无可辩驳,“豪杰不问前程,诸位何故因满汉之分,而将今上一番爱民之心,皆弃之如敝屣?先明之时,天灾**,百姓民不聊生,食人肉之事举之不堪。满人汉人又如何,只要他爱民如子,心胸天下,我等何故一再挑之刺之?”
“敢问中间,何为圣君?”小公子不答而反问,瞧那人讷讷答不出话来,自又道:“孟子有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者,天下之主,为君之道,始于发愤。志不立,人不成。所谓志也,上及天,下通地,气魂寰宇,刚柔并济,渡众生,平天下,方为志。无志,不君。无志而位极,家国大祸。自今上即位,十六岁亲政,除鳌拜,平三藩,收台湾,逐沙俄,其志为一统天下,使百姓安居乐业,各位抚心自问,其可失为君之本之志?”
“小儿句句帮着满清天子,莫不是满人?”有人锋利地问。那小公子却高傲地昂开端来,“我是满人又如何,汉人又如何,莫不是,汉人自夸了不得,被我说中了你们的痛苦,你们倒是要抵死不认,是要让天下复兴烽火?”
“也不知映华女人是如何教的孙女啊!虽说流舞脾气纯真,但是倒是一个晓得用端方的人,满都城里,那个不夸她治家有道。皇贵妃就更不必说了,九窍小巧心……”裕亲王实在是被丰离惊得不轻了,是以也顾不上君臣之别,分歧端方的话,也说了。
“你如何那么聪明,那么无能呢!”康熙啄了丰离一口,顺手将丰离抱起,让她坐在他的腿上,笑着埋头在丰离的胸前,高兴地说。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