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汉欲得衡山诸城[第1页/共2页]
刘邦听得眉头微皱,倒也没有辩驳,只是看向张良道:“子房觉得如何?”
萧何看罢,有些感喟,随即问向刘邦道:“大王,派吴苪前去衡山,是汝之重视乎?”
吴族宗子膜拜一旁,神采尴尬地说道:“启禀大王,此事与吾等何干,吾父一心为楚,无法生不逢时,才有此番孽想,万望大王谅解啊!”
“免了免了,都归家去吧,好生度日,莫念吴苪便是。”萧何无法地说道,方才把眼下吴族族人安排挤去。
刘邦见张良前来,仓猝备茶设席,与其同榻而坐,“本王愧不听子房之言,乃至于衡山半数地盘尽归于秦人手中,忸捏忸捏啊!”
“哼,巧舌如簧,拖出去斩了!”刘邦直接摆手说道。
那些族人听闻免死,皆是面色欣喜,向着萧何拜道:“多谢丞相拯救,吾等感激不尽,今后定当重谢!”
曹参得知吴苪背叛投降秦军的事情后,当即快马加鞭奉告九江刘邦,本来刘邦觉得此事绝无变动,衡山定能安定,忽听闻此事,二话不说,直接将吴苪家小尽数擒住。
“以其明略,将其救济衡山北城,司马父子因是汉军,心中不拒,迎入吴苪,殊不知吴苪狼子野心,竟与秦人勾搭,暗开城门,导致得北城沦落,秦人占有衡山三分有二,郴县城末将躬身扼守,不敢有失误,还请大王早日定夺,免得留有后患,此等叛国之罪,诛其三族尚不能停歇衡山百姓之痛恨。”
恰在此时,张良也从殿外走了出去,看到陆连续续出去得吴氏族人,神采和缓了很多,幸亏汉王的杀心不重,不然真的是要和吴苪结下不世之仇了。
“且听相国所言,如何?”张良看向萧何说道。
其言曰:“汉将军曹参拜上,吾有一言,还请大王考虑,今汉两次出兵,吾与卢绾带领五千,吴苪各自带领五千,厥后得知,神情恍忽,次日却精力抖擞,吾观其言语,觉得其痛彻前非,故而这般。”
张良之以是将话语权交给萧何,只因萧何眉头微皱,仿佛有战略,但不好实施罢了,故而想听听其观点。
“对百姓实施仁义,然对城池实施武力,古往今来皆如此也,且共尉恪守孤城,无用也,当早做决计也。”
侍从正筹办将吴家宗子拉出去,这时萧何也从内里赶了出去,见殿内哄作一团,抽泣声不断于耳,且有几人拽着吴子,使得萧何略显镇静。
萧何现在心中确切有些观点,略微酝酿道:“启禀大王,现在衡山大将司马寅身亡未知,共尉年幼不懂世事,曹参设防,卢绾为副将,不知留共尉有何用处?”
刘邦在旁,略微点头,“相国所言极是,且留他们一命罢了。”
刘邦没有说话,毕竟这个事情他还不晓得,中间的寺人倒也识汲引,直接从案牍大将帛书取了返来,非常恭敬地递给萧何。
现在的刘邦气上心头,在殿内看着先捉来的吴氏族人,非常愤激地说道:“本王何时虐待汝等,开门造府,种田犒赏,主子不断,未曾想吴苪这竖子竟如此行事,带领五千人马,直接投奔秦国,的确可爱至极!”
听罢刘邦所言,萧何面色飘忽不定,沉吟很久道:“事已至此,多说无益,早些听子房定见,将吴苪囚禁,派曹参前去,何有本日之事耶。”
“吴苪不能保护楚义帝,反而叛逃秦国,今见吾等保护义帝宅兆,不与秦人,又未殛毙其族人,可谓是二辱也,终其平生,亦会耿耿于怀,此之乃杀人诛心也。”
听了张良的话,刘邦心中倒也舒畅了几分,转而问道:“今藏荼守在北城,中间若无丛林山涧,郴县亦是岌岌可危,如此为之何如?”
“今北城藏荼守之,郴县臣等据之,可惜司马父子为国为民,却被小人所害,悲哉惜哉。”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