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刻字[第2页/共3页]
秦含真躺在炕上,侧耳聆听隔壁屋子的动静。虎嬷嬷应当是象白日时跟牛氏说的那样,把关氏的遗物稍作清算,然后清算起来,免得乱糟糟的随便来小我就能偷走一两件,家里人还不晓得。再说,关氏既然已经归天了,她的东西没有人用,也该收起来,以防落灰。
泰生嫂子唉声感喟,问何氏:“奶奶,现在可怎生是好?东西是从翠儿屋里搜出来的,就算他们发明簪上有字,也不能说是大奶奶刻的呀?”
何氏冷哼:“罢了,一对金簪只不过是辅证罢了,少了也没干系。现现在最要紧的,就是把阿谁吴少英的罪名做实!不是说关家老头子病得快死了么?恰好,我们趁着吴少英脱不开身的时候,先动手为强,如果关老头子一气之下病死了,这事儿就算是板上钉钉了。吴少英想要洗刷明净?那是作梦!”
固然秦含真睡了畴昔,但隔了一个院子的西配房里,何氏与泰生嫂子却仍在存眷东厢的动静。虎嬷嬷领着张妈进了关氏的屋子,虽说来由是为了清算关氏的遗物,但心虚的何氏与泰生嫂子却心知肚明是如何回事。
虎嬷嬷不动声色地将一对金簪重新拿帕子包起,又问张妈:“你比来一次见这对金簪,是在甚么时候?端五么?”
关氏的妆匣看起来是比较常见的乌木,镶了铜扣,已有些陈腐了。翻开匣顶盖,里头有一面铜镜,磨得非常光滑,清楚可照人。秦含真内心稍稍绝望了一下,本来……还没到能够用玻璃镜的年代吗?
虎嬷嬷却道:“你别问了,有人问也别说,这事儿我会跟太太回禀的。”说罢将包了簪子的手帕往袖里一揣,就抬脚出了房门。
就在这时候,张妈凑了过来:“大奶奶的名字是蓉娘吧?传闻是芙蓉花的意义。不过我没见过,大奶奶说这类花很标致的,当初大爷带她去西安城的时候就见过。”
“是如何刻的?两根都有‘蓉’字么?”
虎嬷嬷自去了正屋,与牛氏说话,也不知谈了些甚么。晚餐的时候,牛氏也没叫人抱秦含真畴昔一道吃,是以她还是待在自个儿的屋里,由张妈服侍着吃了简朴的晚餐。
妆匣里放着几把分歧材质的梳子,有牛角的,有木头的,也有比较小巧精美带刻花的银梳,大抵是装潢用的。除此以外,就是几对镯子、七八根格式各不不异的簪钗、绢花之类的,金饰并不算多。就象虎嬷嬷说的那样,关氏生前并不太喜好穿金戴银,风格朴实。
早晨点了灯,虎嬷嬷又来了,叫上张妈要去隔壁关氏的房间清算她的遗物。张妈本来都筹算哄秦含真去睡觉了,只好趴下炕穿好了衣裳,嘴里还在干脆:“大早晨的折腾甚么?晌午我等了半日也不来,明天再做也能够的,何必非要这会子去?”啰啰嗦嗦地出了门。
虎嬷嬷笑着接过簪子:“姐儿跟着老爷已开蒙两年了,莫非还认不出大奶奶的名字?瞧,这里不是刻着么?蓉……”她顿了一顿,没有说下去。因为她手里拿的是刻了“英”字的簪子。
何氏咬牙暗骂:“翠儿那蠢货!她竟然没照我的叮咛,把那根金簪放回原处!”
提及利生记,她另有那么一点难过。她新婚的时候,丈夫曾送过她一对光面的银镯子,说是将来赚了钱就给她打金的,还要在利生记这家全米脂县最好的银楼里打。可谁能想到呢?丈夫离家多年,存亡不知,这金镯子天然也没了下文。以是她常日给大奶奶关氏梳头,看到这金簪子上刻的利生记字号,总忍不住要摸上几下。她现在也没别的盼头了,只望儿子浑哥长大娶媳妇时,她能攒够银子,给儿媳妇打一双金镯子,也就心对劲足了。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