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听说大明有救了(听说还有推荐票)[第1页/共3页]
而迁都南幸的筹办又一点没做,如果仓促出逃,就是孤家寡人一个,到了南京,还能像现在如许号令天下吗?他在北都城内公布的旨不测面的人都不如何听,要不然大明何至于此?如果失了祖宗陵寝,丢了百官勋贵,凄凄惶惑的去了南京,还不威望扫地?
……
这个动静实在并不让人不测,因为在居庸关之前,另有大同、宣化两个重镇前后附逆降贼。大明王朝已经有了雪崩山倒之势。在这类环境下,唐通附逆降贼一点不奇特,像周遇吉一样死守到底反而是咄咄怪事了。
因为长得粗糙,以是从崇祯初年开端就被打发去了勇卫营。畴昔十几年中,大部分的时候都在火线转悠,也就养成了风风火火的风格。
“千岁爷,大明有救了!有救了……”
明朝的内侍体系实在也有文武之分的,文寺人掌控司礼监,武寺人掌控御马监。御马监向来管军,以是能在御马监体系中上升成为大珰的,都有必然的军事经历。而王承恩是个司礼监体系的文寺人,没有军事经历。
崇祯天子也和昔日一样,净手净面,用了些茶点,很快就坐在了东暖阁的书案前面。书案上放着昨晚批过红的圣旨圣旨,都是崇祯御笔亲批的。他是明君,当然不会让司礼监的寺人代庖了。不过这些批好的圣旨圣旨,还是得让司礼监的人等带着去上朝。
这家伙固然是个寺人,但是行事风格却似个武人,体格也非常魁伟,脸孔又有几分狰狞,皮肤又黑又粗糙,粘上胡子活脱脱就是个猛张飞。
那可真是日夜劳累,日理万机啊!放眼大明列祖列宗,大抵也只要太祖高天子和成祖文天子才有这般的勤恳吧?
也不是真的希冀唐通能把李自成挡住,但只要迫使李自成绕道,也算是完成任务了。
照老端方,寺人是不能置外宅的。不过这类端方早就取消了,如田存直这个级别的大珰,不但有外宅,并且另有妻妾,家财更是以万贯计。
值夜的寺人赶紧端来了白水,递给崇祯。
因为朱慈烺“得病”,李继周应当在摆布服侍,可明天病中的太子却在端本宫外浪了一天。以是李继周明天只好起个大早,跑来端本宫堵朱慈烺了。而在入宫的时候,他也瞧见了皇城北墙大街的长队。
不过更加可贵的是,在这位皇爷如此兢兢业业的管理下,大明朝竟然到了风雨飘摇,眼看就要亡国的当口了……为了这大明江山,三十三岁的天子连头发都愁白了很多,可就是止不住各方面的溃败!
崇祯天子几近不信赖本身的耳朵,愣愣地看着田存直,“真的吗?真的有好几千人?”
让王承恩主管北都城的防务实在有点瞎混闹,也就是崇祯天子能想得出来。
以是田存直也和朝官们一样,每天大早朝的入皇城当值。不过寺人们入皇城不走大明门,而是走北安门。以是才会瞥见被朱慈烺忽悠入套的都城壮勇都在皇墙北大街上列队等待。
“五更了。”寺人答复。
但是崇祯天子在得知唐通献关降贼后,却还是有一种掉进冰洞穴里的感受。
同一时候,方才起床的朱慈烺也听到了一样的动静,是东宫典药局的局郎,老寺人李继周给他带来的动静。
才走出大门没几步,就瞥见一个穿戴大红蟒袍的寺人风风火火劈面走了过来,差一点就和在前面开路的王之心撞上了。
崇祯天子躺在床上,又翻了个身。
“该上早朝了……”崇祯叹了一声。
崇祯吐了口气:“谢天谢地,都是祖宗的恩德……大明有救了!有救了!”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