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南安侯[第2页/共4页]
文康长公主无甚好气,“天下就你母亲一个聪明人呢,把母后担忧的大半月吃不好睡不好,每天就嘀咕你祖母的病。老夫人也是好笑,吃喝玩乐都腻了,现在倒玩儿起装病来。她们婆媳这是如何了,打的甚么主张,是不是没事儿闲的用心耍人玩儿呢。”
文康长公主嘲笑三声,南安侯厚着脸皮说闲事,“我想着,祖母身子也大安了,宜安表妹先时毕竟是因祖母身子担搁了路程,不知她是不是情愿去西宁,我安排人手护送。”
宜安公主也担忧寿安老夫人的身材,且丈夫的话在理,便应了。
胡太后同皇子儿子一说,穆元帝道,“这也好。”老太太要不可了,再没有不召人家儿孙返来的理。何况现在并非战时,南安关承平多年,穆元帝召内阁商讨个代替南安侯的大将,就痛快的下旨召南安侯回帝都了。谢尚书在朝中还格外上书,寿安老夫人身子不康泰,承恩公、承恩公世子、宁荣大长公主第二子户部侍郎的差使,请陛下安排人代替。
倒是宫里胡太后听闻寿安老夫人能下地了,颇是欢乐。接着又传闻宁荣大长公主病了,胡太后又是担忧,南安侯给他娘安排的病因很简朴,“约摸是春夏交代,天儿一时冷一时暖的,受了些风寒,请太医看过了,并无大碍。”
胡家再如何着,也是盼着今上好的,今上亲政,胡家方得赐爵。
谢莫如早考虑过此事,道,“这事且不急,待南安侯返来,自有分晓。”宜安公主是否西行,起码要在承恩公府与谢家有个清楚态度后才好肯定。
如许的人,起码比起宁荣大长公主,脑筋绝对够用。
猜透的阿谁,已经给穆元帝上书了。上书的是谁,谢尚书呗。
早在朝廷下旨召南安侯回帝都时,宁荣大长公主就悔青了肠子,心下痛骂宜安公主在慈安宫多嘴,却不想,宜安公主当真是一片美意,寿安老夫人都“病”到这步地步了,召南安侯是应有之义。不但如此,皆因寿安老夫人“病”了,家属后辈忙于侍疾,差使让人顶了,也是圣上体贴啊。
可事情,她已做下了。
俩人不要说有啥交集,见面怕也向来没有。
南安侯感慨,“侄儿这些年离家,陛下召侄儿回帝都,现在正可在家侍疾。母亲之病并不严峻,只是身子微恙,不好进宫。跟姑母说一声,祖母身子眼瞅大安了,待过些光阴气候暖了,侄儿奉祖母进宫给姑母存候。”
公然,南安侯一回帝都,先弄清祖母“病”因,转头就去宫里陛见,他直接就跟穆元帝坦白说了,“圣明无过陛下,臣母已是胡涂了。臣代臣母请罪了。”说着又行了大礼。
穆元帝叹,“爱妃所言甚是。”
宜安公主再进宫去欣喜胡太后,寿安老夫人病势颇急,宜安公主爹娘已故,自幼长在慈安宫,承恩公府也一向对她颇多照顾。外祖母病成这般描述,宜安公主不好远行,便与胡太后说了留在帝都的事。胡太后叹口气,“这也好。”
南安侯说是亲戚,也是外臣,胡太后见外臣,宫妃不好相陪,倒是文康长公主、长泰公主在慈安宫,文康长公主听闻宁荣大长公主“病”了,挖苦一笑。长泰公主意文康长公主不说话,便对胡太后道,“祖母既担忧,不如赐姑妈以药材,再命太医好生为姑妈调度。”
宜安公主便顺嘴儿说了,“南安表兄那边,要不要召回,外祖母一见南安表兄,也许一欢畅,病就好了呢。”
胡太后赞,“我这几日六神无主,幸而你给我提了醒儿,可不是该召南安回朝么。”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