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陶谢际会[第2页/共2页]
三巡以后,义真叹道:“先生,世之高士,固然贫寒,却能按本身的情意糊口。义真但愿有一天如先生普通,不受外物拘束,获得心灵的自在。正如先生所作的《归去来辞》是天下第一等美文,义真早已烂熟于心。”
“那里,那里。”陶渊明摆摆手,“延之的酒,老夫我是必然要喝的,那是老夫求也求不来的。”
陶渊明答道:“明君可遇而不成求,贤明君主本来可贵,更何况君主与你的抱负和志趣附近的就更加少之又少了。不如,躬耕自资,安贫乐贱轻易很多。”
陶渊明一曲歌罢,歇了歇,说道:“有人曾问老夫,‘无弦之琴,有何用处?’老夫答复他,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明天,你们并没有人问我这个傻题目,可见都是懂老夫的。”
陶渊明接道:“而文种却不知飞鸟尽,良弓藏的事理,后因为和越王勾践政见反面,成果落得个被赐剑自刎身亡的了局。自古伴君如伴虎,我已年老,早过不惑知命之年,何必单身饲虎呢?”
好久未开口的谢灵运说道:“先生的情操,令谢某想起我早几年赋的一首诗:
义真闻言,看了吟雪一眼,又道:“繁华非吾愿,帝乡不成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颜延之领了世人上前,一一先容,公然如绮云所想的,这位六旬白叟称元亮的就是名闻遐迩的第一隐士――陶渊明。陶渊明的夫人翟氏也迎上前来,将世人请进屋里。
颜延之问陶渊明道:“方才听你说你病弱得起不来床,如何这会子又出门来迎客呢?”
牵缀书土风,辞殚意未已。”
谢灵运手捋美须,接道:“谢某则最喜探幽访道,悠哉游哉的山林糊口了。”
范蠡出江湖,梅福入都会。
颜延之拎起了手上的酒壶,拔了壶塞给他闻了闻,“晓得元亮兄嗜酒如命,特地给你沽了些好酒。不知元亮赏光吗?会不会把我的酒壶也给摔出门外去?”
世人喝酒行到酣处,陶渊明呵呵一笑:“本日,朋友自远方来,老夫悦乎。不如,操琴一曲,送于各位远方来的客人。”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