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女帝师一(12)[第2页/共4页]
徐嘉秬道:“姐姐常日里喜好做甚么?”
徐嘉秬笑道:“恭聆惠训,受益匪浅。是了,我是六月十五的生辰,未知大人的芳辰是……”
芳馨轻声道:“那是天竺葵的气味。”
红叶嘻嘻笑道:“官做久了,天然就像了。到时别说金的玉的,便是花钗冠也有的戴。”
“知者顺时而谋,愚者逆理而动”[20],面前的母慈子孝,何尝不是熙平长公主为我安排的“时”与“理”?
我笑道:“我辈本是女子,读书只为明理。戋戋见地,不敷挂齿。”
王氏笑道:“殿下累了这半日,也不歇歇么?”
我笑道:“殿下要听甚么故事?”
忽听院中欢声笑语,启窗但见王氏拉着高曜的手欢欢乐喜地向外走。红叶哼了一声,正待调侃两句,绿萼以目止之。
“黄喜每天上山前,要给山脚的一株紫牡丹浇水,还与它说话。一日,他病倒在山石上,忽有一名自称紫姑的女人走了来,帮他将柴草挑回了家。从那今后,紫姑便在少年家中住下,帮着筹划家务,顾问母亲。黄喜病愈,还是上山砍柴,却发明山脚下的紫牡丹不知何时已不见了。厥后黄喜与紫姑结为佳耦,恩爱平生。待紫姑先归天,黄喜才又在山边见到了那株紫牡丹。他这才明白,本来紫姑便是这朵牡丹所化。他感念妻恩,身后在紫姑身边化作一株黄牡丹。后两株牡丹为花匠掘取,黄牡丹被洛阳城中一个姓姚的大户人家买走,紫牡丹却去了一个姓魏的人家。因此先人便将这两株牡丹取名为姚黄和魏紫。”
四月初八一早,从皇后处存候返来,宫人们便将高曜的物事连续搬到长宁宫来。午后,我亲身到守坤宫去驱逐他。转过照壁,只见院内插烛似的侍立着十来个宫人。一个梳双丫的七八岁小丫头笑道:“朱大人来得早,皇后正与殿下赏花,奴婢领女人去。”
高曜道:“儿臣已经好久不见父皇了。”
我笑道:“闲来无事爱画几笔美人。技艺荒废,涂鸦罢了。mm呢?”
我本想劝高曜留在长宁宫午歇,转念一想,是午歇还是玩耍,仿佛并不是我当理睬之事。因而随口道:“益园风大,殿下若去得久,还请嬷嬷多带件衣裳才好。”
【第九节 非惟名利】
芳馨道:“奴婢大胆说句不知凹凸的话。女人的年纪虽小,心机却也太重。”
我自镜中笑道:“我出身寒微,盛妆也不似蜜斯。”
绿萼又看芳馨,芳馨缓缓点头。绿萼道:“这王嬷嬷也太大胆了,莫非不晓得女人是女巡么?依奴婢说,姑姑该回禀皇后,治她个不敬之罪。”
高曜侧头想了一想,说道:“李嬷嬷说给孤的故事,老是孝义图上的那些,孤都听厌了,朱大人能说些别的么?”
礼毕,皇后笑道:“你来得倒早。”说罢表示我坐在她劈面的青石条上。
王氏扫了我一眼,甚是倨傲:“这个奴婢天然晓得,不劳大人操心。”说罢叮咛世人奉侍高曜出门。宫人们唯唯称是,寻衣裳找扇子,烹茶水洗茶壶,殿中一片繁忙。我呆站半晌,不知所措。想上前与高曜说句话,却见王氏拦在身前。高曜传闻能够去益园玩耍,一味欢乐雀跃,并不睬会我。
皇后爱紫,高曜便点了紫牡丹的故事听。虽说厌倦了孝子传说,但是听罢姚黄魏紫的来源,还是不忘折花讨母亲欢乐。小小年纪,也不知他是故意还是偶然。
我点了点头,只得与芳馨、白等退出启祥殿。回到灵修殿,绿萼奉上茶来,见红叶行动带气,不由笑道:“不是迎二殿下回宫么,这是如何了?”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