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定风波(下)[第2页/共2页]
君子器藏于身,待时而动。
韦南庐楞了一下,才发明到现在为止都是一厢甘心,完整没想过对方的身份。随即游移的问道,“他不是您的世侄么?”
“为天下读书人开路,愿大家都能经世济国,愿大家都能立庙堂而无愧于先贤往圣,愿读书人的脊梁,能朴重不弯,叶黄巢虽死而无怨。”
随即韦南庐像是想到了甚么,一拍大腿,惊奇的说道,“之前有人就有人说过词评会的第一人是……莫非兰亭大人的世侄陈仲卿就是阿谁一揽三鼎甲的大才子?”
李兰亭神情淡然,像是在看一个笑话普通,恩赐这些微不敷道的小恩小惠,你也配?也不想想他们陈家会看得上么?倘若遵循现在老友陈安之在朝中平步青云的态势,一个是尚书左仆射,再加上户部左曹侍郎,除了宰相范希文和权势滔天的黄貂寺能压下,其别人底子不放在眼中。
韦南庐迫不及待的盯着笔锋往下看。
他点点头,很快明白了李兰亭的意义,晓得叔父有些话不想当着外人的面说出来。随即也认识到本身不太合适待在这里,起家向李兰亭和韦南庐两人告别。
韦南庐站在身边,跟着陈仲卿的落笔,小声的念出了来。
比及陈仲卿分开以后,韦南庐才将方才没有说出来的话说出口。
陈仲卿一愣,不晓得李兰亭为甚么会晓得此事,只好点点头,说道,“的确有碰到过如许一名老先生,当时也没如何留意,如何了?兰亭叔父?”
幕僚,挂职?
“料峭东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顾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叶黄巢于李兰亭如同恩公,当年如果不是作为枢密使的他在先帝面前据理力图,恐怕李兰亭早就人头落地,落得身首异处的了局了。是以当他听到陈仲卿口中念出这几句时,神情骇然。
李兰亭眯起了眼睛,凑到了韦南庐面前,小声的说道,“你这点小恩小惠,放在某些人,和他背后的家属眼中,不过是沧海一粟罢了……”
韦南庐想起十多年寒窗苦读,现在爬到了杭州知府的位置,这些年的苦寒,如同一蓑烟雨,任尔东西南北风。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草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李兰亭大人,你这位世侄……文采但是非同凡响呐,但是这一首随性而来的《定风波》,传出去怕是杭州满城的文人雅士都该不淡然了,先来了一个不着名的三鼎甲,现在再来一个陈仲卿,这是要压得他们抬不开端啊。”
诗词歌赋初成,李兰亭迫不及待的拿起了宣纸,默念一遍,终究回过甚,感喟说道,“世侄可曾在湖心亭遇过一个算命先生?”
莫非叶黄巢那日嘴中念叨不忘的年青后生,便是面前的陈仲卿?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