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会拐弯的飞刀[第2页/共3页]
传闻,他已把武当派的“一元指”,练到了入迷入化之境,还在十五年前,九大门派集会泰山,他当众现了一手,那是命六个武当门人,分立四周,他顺手一弹,六人胸前长衣上,都被指风洞穿了一个绿豆大小的小孔,但内里的衣衫却无缺仍旧。
这洞小而窄,连身子都不能站起。他只好两手两脚学狗爬,一口气就爬了七八丈远,洞才定了起来。他渐渐直起腰,揉着疼痛的膝头,盘跚着走了十多丈,便到了洞边。
坐在他摆布两旁的人,也是精干如牛般的大汉,看他们一脸凶横霸道的模样,若说他们是杀人不眨眼的江湖悍贼,恐怕大家都会坚信不疑。
一天复一天,不知迟早,也不知要挨到甚么时候,饥饿消磨了人的意志,大家颓废得连话也懒得讲了。心中只燃烧着一个激烈极了的欲望,要杀要砍都不在话下,只是要快些,不要再迟延下去了。
“嘿嘿,鱼老儿,何必明知故问。当年我谢或人独来独往,所向披靡,可你们这班自命正道侠义的混帐东西竟然通同一气,到处找我的倒霉,终究有一天,将我打下绝壁,满觉得我已寿终正寝,今后天下承平。哪想到我绝处逢生,又活了过来,今后一心一意练功练毒,誓将武林正道杀个片甲不留,以泄我心中之怨毒。这十几年来,我固然制了卞少毒药,但以一己之力,到底杀不完这很多混帐,以是嘛,就与人合股干,这有甚么好猜忌的?”
只见三人岔进横街,朝一间客店走去,现在天正傍晚,白墨临也要投店安息,便用心放慢脚步,待那三人进了店里,才踱进大门,他要了间上房,由小二带着他穿过院子,进了第二进小院左边的配房。小二走后,他关上门,闭目静听,正房里有响动,极能够就是那三个客人。他想了想,决定出外吃一顿再说。
“白大侠不必责己,想那三大派主持人,事情产生后并未派人探查,也不细心阐发事理,三派两拨妙手,负伤逃出的不乏其人,何故厥后不翼而飞、骸骨无存?怎见得这些妙手已死?俗话说,活着见人,死了见尸,何至于骸骨无存?彼辈人士不加深察,竟一口咬定上官擎天兄、司徒起芬老前辈与狼为伍。试想,这此中缝隙本多,何不派人找伍老前辈问个清楚呢?司徒老前辈纵横江湖数十年,侠名远播。虽说脾气古怪些,人也傲岸得紧,但又如何能够弃数十年侠名不顾,要去充当桑果门余孽的走狗呢?这不是欺人太过了么?”
“你甚么时候投效到别人麾下的啊?想当年,你武功既高,使毒的本领又大。一贯独来独往,从不向人伏输,现在如何到老来还改弦更张,当人家的走狗去了?这倒叫我老爷子颇费猜忌。”
时当初夏,气候已垂垂热了起来,孩子们一踏过浓隐蔽日的山林,顿觉风凉恼人,纷繁解开衣衿,乘凉歇气。
白墨临拍了拍脑袋,俄然发明,地上尽是深陷进石的足迹,最独特的是:足迹里还刻着数字,一二三四……也不知有多少。
小堆栈只要五间小客房,饭堂上也只要五副座头,白白天最多的人客是苍蝇,到了晚间倒是蚊子的天下。
上官擎天举目望去,但见青袍和尚年约四旬以上,生得方脸大耳,面色红润,一望而知身份不低,仓猝从椅上站了起来。
站在最末的一个孩子,名叫谢小敏,只要八岁,是雁荡山下吴家村教书先生吴菲菲的儿子。
凌晨,白墨临遂到柜台结帐,遥跟马车沿街向东走,到得东门,忽见马车停了,三人下了车,步行出了城门,谢志强感觉有些奇特,便紧追上去。出了城门,见三人走在前面,便把步子放慢下来,走出五六十丈后,只见一辆马车停在道边,三人又上了车,接着马车就缓行而去。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