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万里鲲鹏绝云去,八尺活佛踏日来。(二)[第1页/共3页]
丁芷和弘义被这怪僧俄然间一问,有种摸不着脑筋的感受,丁芷心细,恐这怪僧来者不善,此中有诈,抢在弘义面前答道:“他叫张弘义,是我夫君。”弘义在一旁听了,面红耳赤,脸上稍有难堪之色,并未作声。
虚云身边忽有一人闻声答道:“老衲能够作证,终南山论道前一夜我与怀空一同位于千佛殿内打坐。如果施主不信,那夜于千佛殿外守着的四名小僧老衲亦可将其皆数喊来作证。”
弘义道:“那就有劳大师了。”说罢跟着虚云大师进了少林寺。
怀空合十双手答:“阿弥陀佛,小僧正位于少林诵佛念佛。”
这中年和尚身长八尺,腰阔十围,披着一深紫纹龙镀金法衣,腰系团花吊面毛缎,脚上蹬着的是二十四盘花绒靴。宽颊方脸,面若重枣,鼻宽嘴大,双儿招风,目光如炬般射出两道幽光来。特别是头上那顶貂绒五珠栖鹰冠,立在头顶似一座高塔般严肃,让人暗生畏敬。
半柱香的时候不到,先前那持棍小僧从寺内出来,前面还跟着数人,小僧先行跑来,道:“阿弥陀佛,虚云大师听闻青城弟子来访,甚是体贴,亲身出门驱逐。”弘义往小僧前面一看,虚云大师公然缓缓走来,神采持重,法度健旺,获得高僧的形象一目了然。他身边立着的也都是身着红裟的高僧,春秋与虚云相仿,想必也都是寺内的大师了。
弘义本本分分,自对这些流言流言不闻不问,旁人如果提起,那也只是付之一笑。本日此番进入少林寺,弘义却惊得呆了,少林寺虽无传闻那般神乎,倒也配得上这“天下第一”四字。
“正对甬道的乃是少林寺天王殿,奉养“风”“调”“雨”“顺”四大天王,殿内殿外各有两尊金刚泥像镇守。天王殿前天井右边便是静思亭,亭上所悬‘静思’二字乃是吾寺百年前高僧慧觉所刻,入木三分,时至本日仍熠熠生辉……”弘义和丁芷听着,满脸茫然,少林寺的楼阁与高僧名字又长,念着又拗口,从虚云大师口中说出仿若天书普通,让人痴聪慧住,愣住半晌。
弘义循名誉去,从虚云身后转出一白髯老衲,见礼后问道:“敢问这位大师是……?”
虚云大师转首向身边一黄袍小僧道:“悟德,去将怀空叫至静思亭。我与李少侠有些话要与他细谈。”那小僧领了命,见礼毕后往少林寺深处跑去了。
怪僧又问:“令尊令堂呢?”
出了天王殿与静思亭外,院首左边有一“明辨亭”亦有慧觉大师所刻,与二三百米处的静思亭遥遥相对。
丁芷心中虽已有些猜想,但是现在说予弘义也没甚用处,便压在内心,临时不去想他了。
丁芷忖道:此人打扮好生奇特,汉人不似汉人,蒙人不似蒙人,既不像僧,又不像官。但想必职位不低罢,不然谁勇于“天下第一”的少林寺门前打扮得如许招摇。当下拉开弘义至一旁,为那怪僧让出一条道来。
虚云大师见悟德前去禀报,对弘义和丁芷二人道:“阿弥陀佛。二位施主,还请这边移步静思亭稍事歇息,怀空半晌即至。”
弘义问道:“装束边幅是奇特了些,但是方才那位高僧言谈高雅,举止有方寸,不像是用心叵测之徒罢。”
弘义见了,忍耐不住,向虚云大师夸到:“贵寺的棍法真是短长,长辈于深山中呆的久了,眼界狭小,不知武林中妙手如云,常有傲慢设法,本日看来,光是少林寺中的豪杰,那就很多了。”
弘义将面前此人从上打量至下,心中起疑,面前的怀空与那夜的怀空怎的没隔多久便已判若两人?面前的怀空六尺五寸,那夜的怀空八尺不足,面前的怀空肤黄脸长,那夜的怀空肤黑脸黄,其他浑身高低,亦是无几处类似的处所。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