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未央宫御前议事[第2页/共3页]
满朝震惊,举国震惊。
若说内阁中的诸位阁老是位高权重,那么司礼监就是典范的位卑权重,论品级不过是四品,可掌印寺人和此中浩繁秉笔却能身着蟒袍,手握批红大权,与有票拟之权的内阁相对抗,故而才有了外廷和内廷之说。
御前议事,撤除萧帝本人外,遵还是例能有资格参与者只不过寥寥十人,此中司礼监五人,内阁五人。
张百岁站在左边第一名,与他相对的恰是当朝辅蓝玉。
不比已经将近告老回籍的工部尚书,现在的户部尚书正值丁壮,还是辅蓝玉的对劲弟子。
萧玄转过身来,猛地减轻了声音,大声道:“那场大水,有道门之功,也是局势所趋,可时至本日,天意窜改,如果我们不明天意,仍旧不修德行,导致天降灾害,青河明天淹的是几州百姓,明天淹的就会是我们脚下的这座帝都。”
现在的内阁,共有一名辅,一名次辅,三位群辅。司礼监也大抵相称,有一名掌印寺人、一名提督寺人,以及三位秉笔寺人。
位于皇城内廷的司礼监的瓦檐被雨水冲刷得铮亮,一名身着玄色蟒衣的白叟负手站在门前屋檐下,面无神采地望着内里的雨幕。
殿内寂静半晌,蓝玉开口道:“老夫经历过郑末战乱,实在哀鸿和流民只要一线之隔,而流民与乱民又是一线之隔,当年的太湖起事,归根究底就是一群不堪劳役的百姓造反,百姓为甚么要反?是因为没有活路,现在哀鸿各处,如果听任不管,即便没有人借机生乱,也迟早要生出事端,就算明天不反,明天不反,后天必反。”
韩瑄昂首环顾四周,稍略减轻了嗓音道:“至于各地粮仓,大小官吏以次充好,以陈换新,中饱私囊,如此各种屡见不鲜,与我这户部普通,一样是亏空严峻,换而言之,现在的户部已经是无粮可调,也无钱可拨了。”
帝都,初六日,大雨。
萧帝连续问责工部尚书、工部右侍郎、河道总督、齐州布政使、青河摆布监守等大小官员二十余人,令工部尚书和齐州布政使戴罪建功,并急召齐王萧白入京。
萧白上前一步,恭敬道:“事有轻重缓急,以儿臣鄙意,汛期过后,水患自会退去,以是抢修河堤的事情可大可先放一放,施助哀鸿才是甲等大事,现在江北各州深受水患之苦,自顾不暇,故而为今之计是要从江都、江南等富庶之地筹款调粮,以解燃眉之急。”
张百岁伸脱手接了些雨水,深思半晌,点了点头。
除了这十人外,本日的御前还多了一人,站在正中位置,身着玄色团龙蟒袍,头上冠冕足足镶嵌有七颗巨大东珠,单从穿着而言已经是显赫至极,远其他旁人,仅次于坐在龙椅上的萧帝罢了,恰是被急召入京的齐王萧白。
萧帝不置可否,从龙椅上缓缓起家。
提及这些开朝战事,本该表情荡漾的世人倒是尽皆沉默不语,殿内的氛围愈凝重。
张百岁缓缓道:“此番议事,还是因为前不久的青河决堤之事。此次青河共有七处决堤,先不说直接被淹死的百姓,就是那些幸运逃得性命的百姓,没了地步,没了房屋,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终究只能流浪失所。一夜之间,大水淹了好几个州,足有上百万哀鸿,这不是个小数量,如果有人借机生乱,是要出大事的。”
“陛下。”包含蓝玉和萧白在内,统统人一起跪地。
蓝玉安静问道:“那遵循韩阁老的意义,该当如何呢?”
张保看了张百岁一眼,见张百岁没有贰言,轻声道:“一条青河千古众多,历朝历代皆受其苦,此次青河决堤,乃是天灾如此,为今之计,一是要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