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断后路[第1页/共2页]
群情至深夜也没个成果,马城摆手道:“散了吧,明日再议。”
马城脸上也是挂不住的,这和别史小说中写的不一样呀,老贼后路被断并没有惶恐失措,冒死回援,而是大咧咧的赖在京畿,遵化不肯走了,竟然安家过起日子来了,这不公道呀,老贼该当惶恐失措才对。打趣之言当不了真的。
对此马城也非常无法,蓟州固然险要,西边却有很多条巷子通往京师。建虏不傻不呆也不蠢,抓了几十万大明百姓人手充沛,那些巷子早就斥地成通衢了,不过是砍树,架桥罢了,蓟州天险就是个安排。蓟州守军气力不敷,只能眼睁睁看着大股虏骑从眼皮子底下绕了畴昔,无可何如。
这便是野战打不过别人的痛苦,只能恪守坚城,放弃城外的大量村镇。虏骑入关,绕路已经绕了两回,一回是绕过山海关进了长城,另一回是绕过蓟州去了京畿,每绕一次路马城便无法一次,独一的好动静是蓟州稳如泰山,按照俘虏的供词攻打蓟州的虏兵死伤不轻,死了好些包衣主子,辅兵炮灰。战局逐步变成了对峙,京畿雄师龟缩起来不敢再浪战,蓟州无忧。
来远楼,军议。
众明军将官免不了骂一声蛮夷,守着如此锋利的火器也不知应用。倘若蒙人晓得利用火器,此战将会凶恶的多,蒙八旗守城如此孱羸好笑,让人发噱,又让人唏嘘就是这些孱羸的蒙前人,让大明九边二百多年不得安宁,蒙古马队最短长的还是野兔战术,草原才是蒙前人的归宿。野兔战术是马城给蒙前人起的名字,蒙前人兵戈就如同野兔普通跳来跳去,让你逮不着他,让蒙前人守城确切勉为其难了。
耳边响起卢象升的说话声:“回师遵化,不当!”
百余将官散了军议,只剩几个亲信,参谋闲谈起来,老贼占有了遵化,京畿一线,纵兵掳掠还不肯走了,迟迟没有退兵的迹象。马城俄然惊醒了,本身是被后代的官方别史误导了,皇太极入关是真想攻陷都城做天子的,不然,没法解释为何老贼亲临京畿火线督战,并且驻兵遵化,做出一副耐久作战的架式,这架式摆出来可不是为了恐吓人的。只是老贼也没推测蓟州久攻不下,大明勤王之师却簇拥而至。
哨官以大将领百余人,济济一堂,军心士气还是非常高涨。
卢象升等人苦口婆心的阐发战局,入关虏军十万众分三路入关,精骑大抵在八万高低,一部在蓟州一部在遵化,京畿能有多少人马,决斗态势已成只需求京畿雄师抱成一团,缓缓推动,先解锦州之围再取遵化,将几座大城紧紧节制在手中,则入关虏军只能在坚城,朝廷雄师面前撞的头破血流。最关头是喜峰口后路被断了一半,一旦战事堕入对峙则虏军必乱,想逃只能绕远路走古北口。
倪元璐规复了精气神,主持军议,参议回师蓟州的方略,或者返身一击攻略遵化,氛围热烈,心气很高,马城却胡思乱想起来,一声感喟想到此战过后,抗旨不遵,欺君犯上的大帽子是逃不掉了。现在战局对峙,满桂那样敢和虏骑野战的二楞子已经全军淹没了,明军也被打怕了。
京畿明军已经收缩防备,抱成一团,老贼也一时无从下嘴,但是皇太极并不断念,千辛万苦入关了一回,不到山穷水尽他是不会走的,皇太极怕被包抄么,真的不怕,要包抄一个十几万马队构成的强大马队个人,需求多少兵力呢,用步兵包抄马队么,这是天底下最好笑的笑话,步兵如何能包抄马队,两条腿如何能跑的过四条腿。
三今后,进山剿灭的民壮满载而归。
马城所部占有了来远楼一线,已然立于不败之地,整修加固堡垒城墙,救治伤兵并派人进京报捷,卢象升手书的捷报请京畿雄师早做筹算,或谨防死守或全线反击,十多万京营加上各地勤王之军,二三十万人抱成一团还不敢反击么。如此后金正在围攻蓟州,喜峰口后路又被捅了一刀,这是上天赐给大明的决斗良机。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